范鴻仙上將:中華民國開國元勛、合肥四牌樓范氏之杰出代表
發(fā)布日期:2018-08-01 瀏覽次數:7542
范氏家族是古城合肥比較大的家族,主要居住在四牌樓、范巷口以及周邊地區(qū),故稱四牌樓范(長江路和宿州路交叉口),也稱范巷口范(長江路和徽州大道交叉口),四牌樓、范巷口是古城廬州(合肥)的正中心,明清時期合肥范氏家族枝繁葉茂,孕育出很多文武棟梁之才,保存完整的1929年修訂合肥四牌樓積厚堂范氏宗譜中均有詳細記載。
近代合肥四牌樓范氏家族之杰出人物當屬中華民國開國元勛,與宋教仁、陳其美并列為民國三烈士的范鴻仙了,在合肥四牌樓積厚堂范氏宗譜中對范鴻仙記載如下:“光啟字鴻仙尊三(范彥達)三子生光緒十年卒民國三年民國成立厥功甚偉”,他們家領譜人為其次兄光昕,領譜序號為16號。
安徽省現代杰出的文史大師,校勘學大師與研究莊子的專家,國立安徽大學首任校長劉文典專門為他譜寫了《范烈士鴻仙先生行壯》存于范氏宗譜卷五中。
范鴻仙1882年6月20日出生(清光緒八年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名光啟,筆名“孤鴻、哀鴻、大哀、解人、純黃”合肥北鄉(xiāng)(今夏店鄉(xiāng))人,父親范彥達曾參加太平軍,后于村塾教童館。范鴻仙天資穎悟,勤奮好學,少時隨父讀“四書”,稍長去貢生李淡炎處深造。青年時期就以文章雅博聞于鄉(xiāng)里。范鴻仙是清末民初最著名的合肥籍報人。他留下的時論雜文,我們如今能找到的至少有300篇。
1906年,范鴻仙經人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時年24歲。但真正把范鴻仙推到辛亥革命浪潮中去的,是1908年他來到上海與陳獨秀等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安徽白話報》并親自編撰。同年9月,范鴻仙又應于右任之邀,為《神州日報》撰稿。之后一發(fā)不可收,協同于右任創(chuàng)辦清末民初著名的“三民報”——《民呼日報》、《民吁日報》、《民立報》,“著文章就是為了喚醒民眾,為人民發(fā)聲?!睋斡谟尤无k的《民吁報》編輯,常以“孤鴻”筆名在報上發(fā)表文章。
他的雜文短評,針砭時弊,抨擊清政府,聲討列強侵略,揭露袁世凱陰謀禍心。孫中山對他的文筆犀利大加贊賞:“光啟一支筆,勝十萬雄師”。以后又先后擔任《民吁報》、《民主報》社長、總理。宣統三年(1911 年)七月,被推為同盟會總部候補文事部長和安徽分會主持人。
他絕非一介文人,他深知僅僅靠輿論宣傳是不能推翻清王朝的。辛亥武昌起義之前,他參與謀劃了安慶馬炮營起義、廣州庚戌新軍起義以及黃花崗起義等。。
武昌起義后又領導了光復南京的運動,他奔走于長江中下游各地,成功策動了南京新軍徐紹楨起義,組織江浙聯軍,攻克南京,之后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建立臨時共和政府,成立中華民國,范鴻仙被譽為“光復南京第一功臣”。征得孫中山同意,募集江淮健兒5000 人,號稱“鐵血軍”,自任總司令,待命北伐屢建功勛。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列強極力扶植袁世凱,袁世凱篡位。1914年范鴻仙奉孫中山令策劃上海起義,策動北洋軍內部傾向革命的將士為內應,準備攻打上海鎮(zhèn)守使署,9月20日凌晨4點,袁世凱6萬銀元買兇將范鴻仙刺殺于上海嵩山路39號革命黨人秘密機關部。當時他正在連夜起草軍書,準備不日攻打上海制造局,突被4名被袁世凱收買暴徒襲擊,被刺七刀,腹遭槍擊,當場殞命,時年32歲,遇刺時的血衣至今還存放于臺灣。

1936年范鴻仙安葬
范鴻仙遇害,中外震驚,孫中山在致鄧澤如的信中說:“范君系安徽舊同志,辦事日久;此次擔任上海事,已運動北軍過半。袁賊知其勢不可遏,乃懸暗殺之花紅6萬元,其死與宋教仁相類……革命不患成功之遲早,而患死事之無人,有此模范,有此影響及于各省,則革命之成功當甚近耳。范君流血以種將來之果,斷非徒死者也?!?

范鴻仙靈柩在上海停放20余年未葬。而孫中山的許諾,也在后來實現。民國24 年被追贈為陸軍上將,1936年,南京國民政府為范鴻仙舉行國葬。其墓位于中山陵東側馬群,與廖仲愷同享附葬總理陵園之殊榮。原規(guī)模很大,有牌坊、墓道、祭堂、碑亭等,抗戰(zhàn)中被毀。抗戰(zhàn)勝利后,在原址重建,墓為長方形,墓前豎有一塊約1.5米高的墓碑,上刻“范鴻仙將軍之墓”七個鎏金大字。范鴻仙墓在十年動亂中又被徹底毀壞。1972年10月21日,國務院指示江蘇省人民政府著手修復范墓。同時,將范夫人、老同盟會員李貞如的遺骨由湯山墳頭移來合葬。
范鴻仙去世后,他的妻子、一雙兒女以及范氏后輩一直由于右任親自照顧,直到1949年于右任被國民黨裹挾去了臺灣,居住在南京的范烈孫老人說:“我的名字還是于右任親自起的,寓意烈士的孫女,就是讓我永遠銘記祖父的偉大,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一心為了人民的解放。
范鴻仙是一位被湮沒于歷史塵埃的英烈。與他并肩戰(zhàn)斗的于右任、宋教仁、譚人鳳、陳其美、柏文蔚等,大名都如雷貫耳。
范鴻仙英烈是一位得到孫中山表彰,蔣介石追認,毛澤東肯定的辛亥革命元老、中華民國開國元勛。當然他更是我們四牌樓范氏家族的杰出代表人物,塵封了一個世紀,四牌樓范氏宗親正在籌備修訂家譜之時,在1929年修訂的積厚堂范氏宗譜中找到英雄出處,在此我們緬懷先烈之卓越功勛,先天下之憂而憂,為國家昌盛、民族的興旺貢獻我們微薄的力量。
安徽潤方洪宇整理編輯 作者: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