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潤方家譜杯征文】 №:0037-遺 愿
發(fā)布日期:2021-09-16 瀏覽次數(shù):335
很多年以前,爺便在心底埋藏著一個心愿,一個到頭來,終究隨他而去的未了之愿。
這個心愿,于他而言,按理說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的,畢竟這個心愿一來久已有之,二來正好合了他曾為師范畢業(yè)而又教書育人的教書先生的這個身份。在我看來,關于心愿,在爺輩中也只有爺有完成它的這份能力。
而這個心愿,終究成了一樁人間遺愿,這個心愿,便是——修家譜。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家譜是系統(tǒng)記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緣集團世襲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況的一種歷史圖籍。它是一個家族追根溯源、尋根謁祖的重要媒介,更是關于家族制度、家庭道德以及人口、經(jīng)濟、民俗、教育等等的重要史料載體。它不僅僅反映著這個家族的溯源歷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家訓家規(guī)的精神力量和祖先光輝高大的形象,能非常積極地在精神、品德、毅志、理想等方面感召和啟迪后世子孫。它,是一手最為質樸的歷史資料,更是一筆異常寶貴的精神財富。
由于當年破四舊的緣故,我們家族的家譜被燒得只字未存。于是,多年以來,對于家族的人事更替,我便只能通過老輩人的口口相傳才可獲得一星半點兒,可隨著老輩的年邁,身體和精神已大不如前,我越發(fā)再難系統(tǒng)地了解“我從哪里來”,這個可以上升為哲學的命題了。
于是,從很早以前,爺爺就埋下了這一重新修家譜的宏心大愿。
前年春節(jié),我曾在爺?shù)臅郎习l(fā)現(xiàn)過爺起草的一個家譜草本。年近耄耋的他,每每抽煙,便每每思慮,也許,就是在那孔老窯昏黃的電燈下,他戴著老花鏡,俯下身來,不知熬過多少個漫長的夜晚,才完成了那一個草本......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翻開那個草本,竟沒有一處涂抹,更沒有一處錯字,就連備注都加上了一個個用紅筆作圈的特殊符號。毫無疑問,這雖然只是一個草擬提綱,但它卻具備了成書付梓的必要條件。
試想,一個年近耄耋的老人,戴上老花鏡,在原本就顯昏暗的窯洞里,不知花費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一遍遍校正,一次次標注,又一次謄清,不由得讓我想起我最為欽佩的作家路遙先生來,爺生前也如路遙先生一樣,是個嗜煙如命,愛書成癖的人??!不知他老人家當時抽了多少支廉價的硬盒“延安”。
如今,那本已見雛形的家譜草本,隨著爺?shù)碾x去,也沉沉地躺下了,那是爺生前心心念念的一樁大愿,那也許更是爺留在這人世上一份終究未竟的事業(yè)吧!
爺,孫兒想您,在藏南的這半年多時間,也曾在夢里與您再會。今天,孫兒回來了,在您一周年的日子回來,回來看您了!
對著您的遺像,焚香叩首,再點燃一根您最愛抽的“延安”,許下一個承諾:孫兒會盡其所能,完成您的這份宏心大愿。待修譜完成,必將捧至您的墳頭,伏惟尚饗!
【作者簡介】吳朝,88年生,陜西省作協(xié)會員,《西北作家》副主編。在《青年文學》《中國青年》《延河》《作家報》《中國青年作家報》《陜西日報》等報刊發(fā)表作品多篇。曾獲首屆志愿文學征文一等獎,第二屆廣州青年文學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