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潤方家譜杯征文】 №:0204-一封僑批寄深情
發(fā)布日期:2021-09-24 瀏覽次數(shù):286
作者:福建泉州·曾劍青
故事發(fā)生在上世紀(jì)五十年代惠安沿海的一個小的村莊。
這里有山,靠海;這里有海,近山。山,伸開的雙臂,攬海入懷,仿若母親疼愛孩子一般;海,熟睡的處子,悠悠平波似鏡子一片湛藍(lán)柔滑如綢緞。每天清晨,太陽冉冉地從東方升起,朝霞映印水中,碎金般迷離醉人。
面朝大海的岞港村就坐落在不高且有點平坦的山崗上,可能夠用來耕種的土地極少,天剛亮,村民就駕著小舢板出海捕魚,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可一天下來,真正的收獲并不多。
點擊進(jìn)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上世紀(jì)的五十年代,張銀花的丈夫為討生活而下南洋去了,“南洋”就是閩南人稱之為“過番”的地方。具體指的是今天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qū)。
銀花丈夫已外出多年,銀花在家靠賣魚為生,同時還要拉扯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叫思洋,十六歲了,認(rèn)識了些字,乖巧伶俐。兒子叫思明,總以為老爹有錢,花錢大手大腳,有時還會向別人炫耀。
每年春節(jié)到來之前,銀花丈夫總會從南洋寄來“過年錢”,也是銀花一家人最高興的日子,因為從信中能知道親人在外謀生的一些情況,還有端正整齊夾在批里的銀票。
這不,過年時節(jié)快到了,丈夫的“僑批”也就到了。給銀花帶來幾分安慰,給孩子們帶來更多歡愉,給過年迎春帶來美好期待。
“思洋,過來幫阿姆念念你阿爹都說了什么?”銀花拿著這封批,雙手顫抖著,眼里有了一些濕潤。
信封以中國人傳統(tǒng)山水畫為底色,朦朧隱約更顯古典雅趣,也包含著對中華文化的深深眷戀之情,信封上以細(xì)毫毛筆寫著:“煩送至福建惠安小岞岞港自然村張銀花收?!毙诺谋澈笊w有“檳城仁義信局”字樣以及落地郵戳與日期。
一見到這一封僑批,讓銀花感到有種異樣的感覺,好像少了些什么似的。對了,今年的這一封批怎么沒寫上“外付大銀x圓”的字樣呢?
正疑惑間,十五歲的小兒子思明急沖沖地跑了進(jìn)來,高興地大聲對著母親道:“娘,我爹寄錢來了,是嗎?”
“你怎么知道的?”做娘滿滿的疑惑。
“鄰居王伯伯告訴我的?!彼济餍呛堑恼f。
點擊進(jìn)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一封僑批,像是刮進(jìn)村里的一陣春風(fēng),拂過人們的臉龐,溫暖而柔和;一封僑批,像是一縷來自上蒼的陽光,祖母目光般充滿仁慈,愛意深深;一封僑批,像是一股不時上涌的清泉,滋潤著干涸的心田,帶來新的希望;一封僑批,像是一份殷切綿綿的叮囑,洋溢似水柔情,銘記腦海深處......
“不,這一次好像沒寄錢來?!便y花有點忐忑不安地向著兒子說。
“打開看看吧,我正需要錢呢?”思明著急了,對話間還混著些許香煙的氣味。
“你啊!從不知你爹掙錢的辛苦?;ㄥX大手大腳的,這樣不行!”銀花一邊生氣對著兒子說,一邊顫抖著打開批的封口。
順著封口溜出來的還有一張丈夫的近照,臉龐消瘦了不少,頭發(fā)蒼白了許多,唯一不變的是丈夫那堅毅的目光。
看著看著,銀花眼淚不禁簌簌落了下來,晶瑩的淚光中,她仿佛看見丈夫為著這個家,忍辱負(fù)重,奮力前行;她仿佛看見丈夫為著這個家,克勤克儉,任勞任怨;她仿佛看見丈夫為著這個家,日夜操勞,馬不停蹄。
“思洋,你快來念念你爹都說了些什么?”銀花有點興奮。三人圍坐在飯桌旁,靜靜地。
思洋坐得端端正正,小心翼翼地展開信紙,只聽見她清脆的聲音似鶯鳴悅耳。
“愛妻銀花:見信好!吾只身異國,極思家人,吾每日風(fēng)雨無阻,早出晚歸為他人砌墻抹壁,就想盡早賺錢歸鄉(xiāng)建大厝,只因今年頭家欠債累累,工錢未發(fā),無法寄錢回去。真苦了你與孩子們了,吾唯一不能放心的是兒子思明,希望他能好好學(xué)習(xí),努力上進(jìn),爭取進(jìn)步,長大能學(xué)有所長……”
“娘,您怎么掉眼淚呢?”聰明的思洋問著,一陣陣酸楚掠過心間。
銀花哭得像一個淚人,思洋看著母親,想起父親孤身一人飄洋過海,生活顛簸不定,禁不住地大聲哭了起來。
“你爹今年的工錢被人家欠了,他希望你要好好學(xué)習(xí)!”銀花對著思明說。
“思明,你也讀一讀你爹的來信!”做姐姐的將批遞給弟弟。
批與照片在手,就像父親在跟前。看著過早蒼老的父親,思明心里隱隱作痛,他現(xiàn)在才知道父親在外頭掙錢真的是很不容易,風(fēng)吹日曬不說,忍受煎熬不提,自己還讓父親擔(dān)憂,真是不孝之子??!
“爹,我錯了,我知道您賺錢的不容易,我不該將您賺來的錢瞞著娘學(xué)會了吸煙!”思明好像一下子長大了。
點擊進(jìn)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從此,家的墻壁上多了一封僑批,一張遠(yuǎn)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父親照片,時時刻刻告訴兒子思明,怎樣做個讓父親放心的人!
那個叫著思明的人就是現(xiàn)在的我,已是一個上市公司的老總,他的家無論定位于何處,家的墻壁上總有一封僑批,一張遠(yuǎn)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父親照片,那里有當(dāng)年父親的諄諄教誨,那里有當(dāng)年父親的殷殷期待,那里有當(dāng)年父親的深深愛意。
一封僑批,就是一次漫長的親情對話;一封僑批,就是一座維系家兩頭的橋梁,一封僑批,浸潤著濃濃的家國情懷。
【作者簡介】曾劍青 ,中國福建泉州臺商投資區(qū)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泉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泉州詩詞學(xué)會會員,中學(xué)語文教師,張坂鎮(zhèn)僑聯(lián)副秘書長,張坂文化研究會常務(wù)理事,惠南文化研究會理事。曾在《速讀》、《福建文學(xué)》、《人民日報》、《散文選刊》、《世界日報》(菲)、《泉州晚報》各級各類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散文、小說、詩歌等。作品多次榮獲省市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