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方家譜杯征文】 №:0260-父親的“缺點
發(fā)布日期:2021-10-03 瀏覽次數(shù):219
說來慚愧,父親的很多優(yōu)點沒學到,而缺點幾乎“拷貝”不走樣地傳承了下來。
譬如“溺愛”。在父親鮐背之年后才干凅的生命溪流中,最后二十幾年是幸福愉快的時光。自從有了孫女、孫子他便一改往日嚴肅刻板、不茍言笑的常態(tài),常常抱著孫女、孫子到屋外弄堂曬太陽,實際是向周圍鄰居們顯擺;喝最廉價的茶葉卻給他們買最貴的玩具;直到孫女、孫子長大且工作穩(wěn)定生活溫飽才安然離去。當年對他偏執(zhí)到聽不得半點勸說的溺愛、縱容的多有抱怨,在自己看到小孫女的瞬間變成“‘隔代親’擋不牢”的“理解”;平日縱有千重難、萬般愁,只要牽著小家伙的手漫步就覺得統(tǒng)統(tǒng)都是“毛毛雨”。但如今的家長沒了當年我們的包容,有不順眼的地方當場開銷:“老早怎么說爺爺,現(xiàn)在通通變本加厲還給你?!毙呃o言之余感覺到啥子是“報應”。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再譬如苛己。當年一發(fā)工資,就要趕在儲蓄所下班前存進去,父親連跑直跑“明天就少一天利息”;拎在手里的那只人造革包拉鏈完全拉不攏;一個鋁飯盒裝了多少年午餐。按理說家里經濟狀況不至于如此窘迫,但幾十年就是如此?,F(xiàn)在有了閑錢就忙著轉這寶那寶的,“三天后收益到賬,早一天就是幾角錢利息”;家人要扔點舊衣裳就得如“做賊”般避我。
還有便是固執(zhí)和衍生出來的毛病“保守”。任何時尚進了家門都是“異端”,工作數(shù)年想配副黑框眼鏡,父親大光其火“像啥樣子?流氓阿飛的腔調”。等到我到了當年他那個歲數(shù),兒子“蠱惑”要買帶烘干功能洗衣機,圓筒型電風扇、能上網的智能電視機……都以“現(xiàn)在能的用壞了再說”擋了回去。細究起來,這怪毛病根源也深植在父親的基因里。
有些缺點帶著時代烙印。譬如當年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父親翻山越嶺徒步到重慶讀書,身邊幾無分文只能中斷學業(yè),只能用業(yè)余時間半工半讀完成大學學業(yè)。輪到我們讀書的時也是農村工廠轉悠,滿是坎坷;真有機會了又怯于沒那兩把刷子,好不容易有個“職大”文憑,職業(yè)生涯也磕磕絆絆。父子兩代難以突破正規(guī)大學這個層次,與傳說中的學霸家庭書香相承沒法比;但因勤于讀書看報、待人謙遜,父親退休后到大學課堂授課多年,也算圓了在大學上課的夢;我退休至今仍隔三差五到單位點卯當差;其實這與有多少學識、能力沒太大關系,關鍵是為人隨和、處事靠譜、認真勤勉。
若要區(qū)分與父親有何不同,便是父親一生始終有焦慮拘謹、如芒在背的憋屈;而我則隨意馬虎不少。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很多時候回憶父親“缺點”的同時也在努力回望時代與歷史,重構當年生活境遇,理解在大歷史下個體努力的微弱和難以把握。也在不少“缺點”中感悟勤勉、本分、守正的常人價值判斷,也基于遺傳和認同,所以在自己與下一代身上體現(xiàn)與延續(xù)。每年清明祭奠總會抱怨:“這些毛病都是你遺傳的,可罵聲卻是我扛著。”
父親離開已七年有余,說至今茶飯不思肯定是不真實的。但在某個時刻某個場景會有電光火石般的瞬間,似乎感覺他正微笑地看著我……盡管想起來或念叨都是父親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