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潤方家譜杯征文】 №:0309-我給老太婆燉甲魚
發(fā)布日期:2021-10-18 瀏覽次數(shù):271
安徽宿州·楊健
甲魚也叫團魚,水陸兩棲生物,蛋白質和膠原含量很高,具有極好的滋補功效。早年很少有人食用,沒人養(yǎng)殖只有野生且價格極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認知程度的提高,野生甲魚價格越來越高,現(xiàn)在已成為飯店里的“硬菜”,被列為公款接待的“禁品”。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我認識甲魚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清楚記得那是我十幾歲時生產(chǎn)隊長帶著我給鄰村生產(chǎn)隊修柴油機。鄰村生產(chǎn)隊長為了招待我們,親自帶人在塘里撒魚,倒騰半天魚沒撒幾條,到逮住了一個四五斤的大甲魚。不好意思的給我們說,中午就燉這家伙吃可行。我不經(jīng)意地抬頭看了看甲魚,它頭縮在厚厚的青褐色蓋子里面,似乎旁若無人。我隨口說,逮到它就吃它唄。那甲魚突然伸出長長的脖子,瞪著小圓眼看著我,一副極其兇狠的樣子嚇了我一跳。那是我第一次和甲魚對視。吃午飯的時候,我老想著它那圓睜的小眼和憤怒的樣子,遲遲不敢下筷。
以后也吃過很多甲魚,但都沒留下什么特別的印象。
時間轉眼到了2003年,我因患惡性腫瘤大手術,需要惡補蛋白質,親戚朋友隔三差五送來很多野生甲魚,老太婆(我習慣稱呼愛人老太婆)則負責加工,吃的最多的是清燉甲魚。只記得幾斤重的野生甲魚很有勁,經(jīng)常逃出大鋁盆,鉆進讓你難以找到的角落里。老太婆會想盡辦法把它們從陰暗的旮旯里拽出來,然后宰殺清理,仔細吃力的整理著,燉的湯一點都不腥非常好喝,甚至后來在外面吃的清燉甲魚總感覺沒有老太婆燉的好。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就到了2021年,老太婆也患了癌,特大手術之后特別虛弱。需要惡補蛋白,醫(yī)生要求每天吃6個雞蛋,還要喝一袋蛋白粉。我也想到了甲魚,但太難弄,我也殺不了,老太婆躺床上不能動,我就始終不敢下手,只好買加工好的魚蝦鴿子等伺候。
慢慢的老太婆能下床了,但依然很虛弱。想想當年老太婆為我燉甲魚,狠狠心買了一只回來,好在賣甲魚的幫助殺好了。拿回來請教老太婆怎么處理?先用清水洗干凈,放在開水里卯一下,再加上生姜,開鍋后小火慢燉就行了。老太婆告訴我。我把甲魚沖洗干凈,正準備按老太婆說的程序處理。老太婆拄著拐杖晃晃悠悠走進廚房,拿過甲魚看看,翻開用手扣起來。一邊扣一邊說,這是肺很臟,這是生殖器特別腥,還有這些淤血肥油等都要清理干凈,湯的味道才能純正鮮美。清理干凈放在燒開的水里卯一下,撈出來去皮和指甲。我驚愕地說,甲魚的皮不就是這個硬殼嗎?皮在哪里呀?老太婆喘息著慢慢搓去甲魚蓋上和肚皮下面一層薄薄的皮,吃力地拔除一個個指甲,反復沖洗然后放進放了生姜的開鍋里溫火慢燉,一會功夫屋里便彌漫著甲魚的香味。至此我才理解老太婆燉的甲魚為什么特別好喝!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老太婆為我燉的甲魚湯讓我成為抗癌“18歲青年”。但愿我為老太婆燉的甲魚湯也能讓老太婆堅持抗癌18年。
【作者簡介】楊健:男。63歲。原皖北煤電機關黨委書記。已退休。愛好文學攝影。出版散文集《生活中的那些事》。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宿州市散文家協(xié)會副主席。安徽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黃淮海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