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方家譜杯征文】 №:0325-父親的稻麥
發(fā)布日期:2021-10-18 瀏覽次數:294
安徽合肥·陳立明
一座廢棄的柴油機廠,改造成為一處文創(chuàng)街區(qū)。紅磚墻,老車間,大煙囪,斑駁,古樸,滄桑,透射出高識別度的年代感。與畢加索式的繪畫,鏡面水池,抽象雕塑,形成強烈對比,相互撞擊,怦然炸裂,成為極具藝術風格的時尚街區(qū),參觀打卡者,絡繹不絕。
與父親走進柴油機廠文創(chuàng)街區(qū)。父親背著手,像是走在被莊稼圍攏的田埂上,這瞅瞅,那看看,不時搖搖頭,摸摸大肚子的熒光屏電視機,推推二八杠永久牌自行車,撥弄下漆皮脫落的老收音機……父親邊走邊自言自語:“城里人真閑,天天沒事干,盡搗鼓這些老玩意!”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月亮不見蹤跡,星星掛在天幕,不時眨著眼睛,一閃一閃,與紅磚黑瓦輝映下的霓虹,格格不入。繞過一片綠地,拐過一個巨大的螺絲帽焊成的巨型人像雕塑,父親忽然眼前一亮,像是在他鄉(xiāng)邂逅久違的老朋友。定睛仔細打量,原來紅磚墻下,一小片郁郁蔥蔥的水稻正迎風輕拂,淡淡的稻秧氣息,磁鐵般深深地吸引住種了一輩子莊稼的父親。
父親蹲下身,伸手輕輕攬過幾株稻子,鼻翼湊近剛灌漿的稻穗,深深地吸氣,像是要把整株稻子都吮吸進胸腔。蹲了好一會兒,父親站起身,抬起緩慢的步子,一步步輕緩向前,目前緊緊地粘在秧苗和稻穗上,像攜著一條濃稠的帶子,在整齊的稻穗與禾苗上拖行,留下一道看不見的深深淺淺的印痕。
墻上的抽象繪畫,深奧難懂。美輪美奐的遮陽擋,迎風輕擺。墻內裝修別致的咖啡館,以及精致的咖啡杯、杯內香味繚繞的咖啡,全然被眼前的稻子阻擋,沒能進入父親的視線。父親緩慢挪著步子,低聲感嘆:“多好的稻子啊,長勢這么好,桿壯,苗寬,穗大,這樣的長勢,一畝地最起碼能打1500斤稻谷……”三三兩兩穿著時尚前衛(wèi)的小年輕,駐足稻苗旁,擺出各種造型拍照打卡,嬉笑聲中,父親和稻子一起,成了他們鏡頭中的風景……
我猜,父親是想家了。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鄉(xiāng)村,來城里生活,父親像一株栽錯地方的稻子,耐著性子,努力適應城里的生活。眼前的稻子,仿佛讓父親看到了進城的自己。父親深情地打量霓虹映襯下的稻子,努力灌漿的葳蕤的稻子,也似乎動情地凝視著父親。稻子和父親對視,眼里泛起綠油油的光。
父親是種莊稼好手,同樣的田地,同樣的種子,同樣的肥料,父親不管是種稻子還是種麥子,總能比別人多收三五斗,因為父親愛莊稼,愛糧食,愛得執(zhí)著,愛得深沉。缺糧的年代,骨瘦如柴的大伯,躺在父親瘦骨嶙峋的懷里,垂下頭,再也沒有抬起……
父親老了,干不動了,沒進城之前,父親每年都會種一塊麥子,寶貝一樣呵著護著。那一年,村里有人來收麥子,出價高,父親卻一口回絕:“不賣!沒嚼過草根沒啃過樹皮,哪懂糧食?!”收麥子的人,來收的不是打下晾干的麥粒,而是收剛抽齊穗才開始灌漿的青麥苗,拿回去烘干、上色,做成工藝品,高價買給生意人。“麥”與“賣”同音,粗壯高大的麥子,寓意“大賣”,擺在櫥窗里,或開業(yè)時墩在花籃里,擺在門口,意欲產品大麥,期冀生意紅火、日進斗金。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收青麥的人給父親算了一筆賬:“一畝地,就算打1200斤麥子,1塊2一斤,也只能賣1440塊,要雇收割機,要晾曬,拖去賣……我出1500塊,買你這塊地的麥子,我自己割,省下的錢不都裝進你的口袋?!”父親擰著眉,冷冷地回絕:“不賣,給再多錢也不賣,我種的是糧,不是什么工藝品!”收青麥的人氣得直搖頭:“這老頭怎么這么一根筋,到手的錢不賺!”父親背起手,順著田埂徐步前行,溫柔地打量著青色的麥浪,像打量著自己的孩子,眼里泛綠油油的疼惜……
種在城里文創(chuàng)街區(qū)的稻子,在城里人眼中,是一抹醉人的風景,可在父親眼里,稻子和麥子,不管種在哪里,都只是比金子更珍貴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