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潤方家譜杯征文】 №:0328-曬 譜
發(fā)布日期:2021-10-18 瀏覽次數(shù):264
安徽合肥·阮昀
家譜起源于宗法制度的父權家長制,最早可追溯到周朝,此后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代社會?,F(xiàn)存譜書多用宣紙印制,并盛裝在木制譜盒內(nèi),譜盒的正面刻寫著姓氏譜碟字樣,鑲飾花紋圖案,譜盒蓋在反面。譜盒是豎立的,端莊、威嚴,透露著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特色。執(zhí)譜者一般都將家譜陳設于家中香案之上,也有的怕丟失損毀而藏于櫥柜之中。為使家譜保存久遠,不使其霉爛變質(zhì),每年還需要拿出來定期翻曬。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我們合肥阮家自2009年五修宗譜以來,每年六月六都莊重地舉行曬譜儀式,慶祝“曬譜節(jié)”,風雨無阻,至今已舉辦了十一屆。今年,適逢合肥阮氏宗祠修繕一新,我們?nèi)钍献谟H們約定今年的“曬譜節(jié)”就在阮祠內(nèi)舉辦,幾位熱心宗親還通過微信群向大家發(fā)出了號召!
六月六,家家曬紅綠。農(nóng)歷六月六是個好日子,訂過親的小伙子如想年內(nèi)結(jié)婚,就會在六月六這天委托紅娘去女方家談婚論嫁,約定婚期,俗稱“下日子”!而翻曬家譜,也正是這個吉祥的日子。辛丑年六月六日,分散在合肥各縣、區(qū)的阮氏宗親不管有譜無譜,聞訊紛紛驅(qū)車前來。幾位移居到繁昌、廣東等地的合肥阮氏宗親也不甘落后,千里迢迢從全國各地匆匆趕來,大家共同聚集在修繕一新的阮祠內(nèi),小心翼翼地抱出各自收藏的家譜準備晾曬。
上午九時,天朗氣清,陽光普照,合肥阮祠內(nèi)人頭攢動,熟悉曬譜儀式的少文宗親頭頂似火驕陽、手拿麥克風主持今天的曬譜儀式。他先請出阮家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老教師向大家介紹合肥阮氏數(shù)次修譜經(jīng)歷,老教師還根據(jù)譜書記載簡要介紹合肥阮氏發(fā)展歷史。
合肥阮氏先祖先于河南陳留徒遷山東濟寧,明代洪武年間,由山東濟寧分支遷安徽風陽府、霍邱縣,歷盡滄桑,披荊斬棘,半畝安身。1372年遷廬州府合肥縣北鄉(xiāng)高橋,所以后人也稱合肥高橋阮氏;1827年合肥阮氏在高橋修建祠堂。自此,阮氏后人根植合肥,開枝散葉,后代遍及合肥市區(qū)、肥西、長豐、肥東、廬江、全椒、繁昌、宣城、和縣及六安等地。
在少文宗親的主持下,十幾位帶著譜書參加曬譜節(jié)的宗親走上祠堂院落中央,他們挺直腰板、懷抱譜盒一字兒擺開,嚴肅的神情中透露出自豪,自豪的表情中露出喜悅;此時,合肥阮祠內(nèi)人頭攢動,三百多位阮氏后人齊聚一堂,滿懷喜悅,等待隆重的曬譜儀式開始!
上午十時一刻,主持人宣布吉時已到,十幾位執(zhí)譜者紛紛彎下腰小心地放下譜盒,來到香爐前焚香敬禮,禮畢捧起譜盒,由長者打開盒蓋,自上而下、從左到右依次拿出譜書,并將譜書擺放在祠堂大院中央的長條桌上,一本挨著一本,有序排列。大伙兒擺放結(jié)束,主持人一聲令下,分列在祠堂中央的兩排宗親代表同時鳴放禮花,霎時,阮祠內(nèi)掌聲雷動,彩帶飛揚,一片歡歌笑語!與此同時,保管譜書的宗親代表用竹筷一頁一頁翻開譜書晾曬。此時已經(jīng)出梅入伏,江淮大地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中伏節(jié)氣,強烈的太陽光線直射譜書、殺滅霉菌。曬譜的宗親不慌不忙,虔誠地拿著竹筷慢慢地翻開,輕輕地晾曬,承載著合肥阮氏厚重歷史的譜書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金黃,散發(fā)出陣陣墨香,合肥阮氏塵封的記憶,隨著翻開的一頁頁宣紙譜書再次展現(xiàn)在后人面前。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中午十二時,眾人不約而同走向阮祠中央,老者在前,年輕人在后,依次行禮;禮畢,執(zhí)譜人按原來順序面朝盒子把譜書放入譜盒內(nèi),插上盒蓋,雙手捧著譜盒抬頭挺胸大步走進祠堂主殿。阮祠大殿中擺有香案,執(zhí)譜人入殿后以大殿中的香案為主,居中向兩旁依次擺放,然后用毛巾擦去木盒及香案上的灰塵,最后將譜盒抱在懷中,一字排開,合影留戀。
儀式結(jié)束,兩位熱心宗親阮貞清、阮永春熱情地邀請到場的三百多位阮家人去酒店小聚,一敘親情。我們合肥阮氏曬譜節(jié)的費用每年都由一人或多人自愿承擔,不收其他參與的宗親一分錢,承辦者以此為榮,這個優(yōu)良家族傳統(tǒng)已延續(xù)多年,成為我們合肥阮氏的一個傳統(tǒng)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