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潤方家譜杯征文】 №:0584-爺爺走了?帶著遺憾
發(fā)布日期:2021-12-04 瀏覽次數(shù):259
四川富順·盧志友
進入臘月以來,祖父就籌劃著怎么召集爺爺他們三兄弟,一起來商量今年吃團年飯的事。爺爺總是說:“在我們三兄弟中我是大哥,理應從我家開始”,二爺爺和幺爺爺也總是爭先恐后地說要從他們家開始。
于是從農(nóng)歷臘月二十八日,爺爺他們不管從大的或者從小的開始,我們一大家共三個小家庭的人,便開開心心地坐在一起吃團年飯了,一直吃到大年三十天晚上。
記憶最深的是,祖父總是把自己一年來省吃儉用節(jié)省下來的錢,到街上去買一瓶大曲酒,一家人在團年飯上高高興興地吃著菜、品著酒,暢談一年來的收獲與過失,以及來年的希望和打算。并仔細聽著祖父講:“勤儉治家、和順齊家、謹慎保家、詩書起家、忠孝傳家”的道理。這雖是我們家族的傳統(tǒng),但這些老規(guī)矩既可以體現(xiàn)一個家庭的家規(guī)和一個家庭的禮儀,以及一個人的教養(yǎng)。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一大家人酒足飯飽之后,便坐在壩子里喝茶聊天。這時,照相的張師傅已背著一個里面裝了照相機的帆布包走來了。每當這時,孩子們早已把祖父和祖母坐的藤椅擺在堂屋門前的壩子里。小孩們站在祖父和祖母的椅子兩邊,為第一排。父親和母親,叔叔和阿姨等輩分的人,站在第二排。爺爺和奶奶輩分的就站在第三排,照著四世同堂的全家福照片,顯得非常神圣和莊重,感覺這是我們家族的一件大事情。
二爺爺結婚后,祖父就開始籌劃著分家的事了。自然,爺爺和二爺爺只有搬出老宅,還未成家的幺爺爺就分得了我們家族的老宅。這在農(nóng)村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民間始終流傳著“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的說法!
后來,幺爺爺經(jīng)過多年的打拼,把老宅拆了重新修了一正兩環(huán),前面還有漂亮圍墻的小四合院。祖父和幺爺爺?shù)热艘恢鄙钤谀菍挸髁恋拇笤鹤永铮錁啡谌?。祖父去世后,我們一大家人只要哪家有一點什么事,爺爺也像祖父那樣主動挑起家長的角色,召集家里所有的人坐在一起商量。
幾年前,幺爺爺?shù)膬鹤泳褪俏业氖迨逡诔抢镔I房,非常高興,心想自己家在村里有房在城里也有房子,在人前人后覺得都有面子。
終于搬家了,一家人沉浸在無比的歡樂之中。叔叔和叔娘就叫幺爺爺?shù)匠抢锶ド?,幺爺爺去住了幾天便回鄉(xiāng)下老家了。于是,叔叔和叔娘還有他們的孩子就生活在了城里,不肯回農(nóng)村來種莊稼了。這樣,幺爺爺便獨自生活在老家農(nóng)村了。這在幺爺爺看來,叔叔和叔娘在城里沒有產(chǎn)業(yè)也沒有工作,在城里坐吃山空靠什么生活,不是長久之計。農(nóng)民嘛就是種田的,工人就是做工的,就算叔叔和叔娘可以到城里打工,但也不應該撂荒自己家的土地。每當看見房前屋后滿山遍野該種糧食的肥田沃土,居然被林木和野草占據(jù),爺爺?shù)男睦锖懿皇亲涛?,常常落淚。不知道這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還是年輕人為逃避農(nóng)村或者家里的老人的一種方式?
在幺爺爺看來,叔叔是好了傷疤忘了痛,喜新厭舊忘了初心。過去老家鄉(xiāng)下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這是自古以來我們家族乃至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底層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呀!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許多年輕人早已忘掉了祖?zhèn)鞯倪@些規(guī)矩。兩只眼里盯著的全是金錢,什么道德良心以及家風家訓,好像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誰知,父母希翼的是兒孫繞膝,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這樣大人和孩子相互都有一個照應不是很好嗎?
現(xiàn)在的年輕人覺得,兒女與父母分開來居住,從理論上講應該是相當好的一件事,認為老年人與年輕人的生活習慣有些不一樣。但是,人們常常會忘了自己小的時候,父母是怎樣一泡屎一泡尿地把自己帶大。如果要說有代溝的話,也許那才是真正的代溝吧!真的不知道現(xiàn)在的人到底怎么了?
幺爺爺想了很久,始終想不明白:我們這個家族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美德,怎么突然間就斷送在了自己的手里?于是苦惱、彷徨,一病不起。
一天,幺爺爺去世了,帶著遺憾……
【作者簡介】盧志友,四川自貢人,上世紀末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曾在《人民日報》、《鄉(xiāng)鎮(zhèn)論壇》、《青年文學家》、《愛人》、《人民權力報》、《少年文學》、《消費日報》、《作家》、《四川日報》、《自貢日報》、《神州網(wǎng)》、《網(wǎng)易》、《青年作家網(wǎng)》等中央、省、市級報刊及多家網(wǎng)絡平臺發(fā)表文章。自貢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著有散文集《歲月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