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潤方家譜杯征文】 №:0639-我心中的“燈塔”
發(fā)布日期:2021-12-09 瀏覽次數(shù):272
作者:安徽繁昌·周海燕
“嗨,親愛的,天又要下雨了,這家搬還是不搬呀?”
“我這剛收藏好的糧食,都長霉了。現(xiàn)在一家子要想吃飽,得先拿出來曬曬好??蛇@滾滾雷聲,咋辦?”
“走,走,我剛找到一塊地,可以都呆一起哦。走啊,喏,就是前面有一塊草蓋起來的沙丘?!?/span>
“哦,哦!”一群黑壓壓的團隊,跟著大隊長,順著朝陽的大道,一路小跑!“快,快。收拾好衣裳,還有庫藏,我們就去高地搭床。”終于到了,終于到了,到了一塊高地,到了各自的新“家”。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兒子走出去,趴在地上,對著一個大洞鼓搗著,灑了一些米粒,然后和一手泥漿跑來跑去,繪聲繪色講了這螞蟻搬家的故事……。過了一會,就問:“爸爸怎么還不回家吃飯?菜都涼了?!彼麚芤煌娫挘瑳]有人接;再撥,聽到手機中發(fā)出的疲憊的聲音,估計又在加班。
看著兒子沮喪的臉,惦記著夜未歸宿的老公,聽著窗外嘀嗒嘀嗒的雨聲,我的心沉悶——空氣中似乎也彌漫著這半年來少有的沉悶!
那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疫情,在這個迷失了花朵的春夏,死去了數(shù)十萬人的大瘟疫。我們還在驚恐中相望,期盼??蛇@接二連三的暴雨,加上梅雨季節(jié),長江一帶防汛忒嚴重。學(xué)校雖上網(wǎng)課,除了監(jiān)督孩子完成作業(yè),就是耐心陪伴。父母待在老家,自給自足無需擔(dān)心,從春節(jié)到現(xiàn)在,孩子問得最多的是:能不能出門?什么時候可以去外面玩?天剛放晴,放下碗筷,我載著孩子穿梭在老街(明清時代的鍋廠)。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沒有談笑的鴻儒,也沒有往來的白丁,更沒有居家過日子的村姑農(nóng)夫。這以前都還有一些空守老人居住,現(xiàn)在看到石板路旁苔蘚深厚,籬笆墻里瓜藤散架,路邊月季花露出難得燦爛笑容,幾處危房爬山虎繞墻。在洪澇來之前政府已經(jīng)動員,選擇安全的地方安置群眾……。
我走出簡易土胚房,站在高地上放眼江邊。上到黑沙洲渡口,只見一字“長城”堵住了驚濤拍岸,旁邊臨時搭建的幾個駐點,閃爍著燈光,我和兒子似乎看見那個熟悉的身影:渡口邊,燈火中見一群“黃馬甲”指揮著人們有序地撤離。來來往往的挖土機不停歇地把小山坡夷平。裝袋子,壘沙包,家園防線近在咫尺。再看看還在恣意汪洋,涌起的洪峰已淹沒了瓜果黍地,淹沒了正準備搬離的居民區(qū)。一旦漫過江堤,身后便是千萬個小家,田園待收的顆粒,待發(fā)出的全國鋼鐵,管樁。跟著鏡頭,想起了李白那首“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笔欠褚部吹角旰筮@漫天黃湯,是長江不變的畫卷?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摸著這用沙包、沙袋、土石碼起來的長龍,一路踩著黃泥漿,爬上普陀寺,這里可以極目遠眺他鄉(xiāng)。往日車舟穿梭不停,蘆荻飄揚,汽笛傳耳,紅蓼點點夕陽。一江春水串起兩岸沙洲特產(chǎn),漁舟唱晚。再往下陡然矗立有一個大安置點,上面嵌上很大的探頭燈。猶如皎皎銀輝,遍灑,照亮,是要安撫這咆哮一月有余的長江女神,祈求她能風(fēng)調(diào)雨順,暴風(fēng)雨夜不再來臨!
遠望處,曾經(jīng)是百萬雄師登錄的“板子磯”渡口,而對面無為已經(jīng)吹響了抗洪救災(zāi)的沖鋒號??挂撸购檫M行曲,融進了這滔滔不絕的長江水!
此時,我的心潮與江潮一樣在翻滾,看看身邊的兒子,惦記著“燈火闌珊處”的老公,心中油然涌起的幸福感,驅(qū)散了久郁于衷的沉悶。那江堤上的燈火,不正是我心中的燈塔?它驅(qū)散了陰霾,更驅(qū)散了我心中的沉悶!
【作者簡介】周海燕 字弘靈,筆名諦聽。詩詞講師,文史研究員。中華詩詞學(xué)會、中國楹聯(lián)學(xué)會、中國散曲研究會會員,安徽省女書協(xié)會員。《上海灘詩葉》副主編。著有《采薇集》《詩經(jīng)》風(fēng)篇,《敦煌吟稿》《庚子疫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