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潤方家譜杯征文】 №:0689-傳承——我家的故事
發(fā)布日期:2021-12-16 瀏覽次數(shù):273
作者:安徽合肥·慕思禹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不遠萬里,穿過了書房的窗戶,照在了墻上的獎狀上,“五一勞?!彼膫€金燦燦的大字在朝陽下熠熠生輝。姥爺如同往常一樣,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背著手走進書房,注視著那張赤紅的獎狀??粗粗?,他總會伸手在獎狀上來回摩挲,嘴角勾起淡淡的笑容,仿佛又回想起往事,身上又有了無窮的力量。
姥爺是建筑工人,雖不是什么高尚的職業(yè),但他從未倦怠分毫,在崗一天,勤懇一天。東北的冬天是極冷的,寒冬的下午,陰冷之氣便又更勝幾分。父母忙于生計,我呢,就像一條小尾巴一樣,片刻不離地跟在姥爺身后,或者坐在工地旁地磚頭堆上,捧著燙手的烤紅薯,看姥爺在紅色的磚瓦墻里穿梭,看暖陽從高空降落,看皎月悄然而至。凜冽的冬風(fēng)就連鐵鏟也被凍得冰冷刺骨,可姥爺總是毫不猶豫地握住鏟子,一下一下?lián)粼诮瘘S的沙堆上,擊得塵土飛揚。我勸姥爺把手套戴上,他卻搖搖頭,把手套重新戴回我小小的手上:“姥爺不戴,戴上手感不對,萬一哪里有了偏差,這樓的工程質(zhì)量可就壞了啊,娃娃戴?!崩褷斝Φ脻M不在乎,好像這世上,除了自己負責(zé)的紅磚樓,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緊了。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姥爺?shù)膰?yán)謹是滲到了骨子里的。有時,他總會跟某一塊地“過不去”,烏黑的大棉襖和那根雪白的皮尺在紅墻中格外晃眼。姥爺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密密麻麻的刻度,鏟刀在磚墻上刮了又補,補了又刮,最后小心翼翼地掠過石灰泥,卻只帶走了一星半點兒?!坝酢崩褷旈L舒一口氣,這才滿意地拍落手上的灰塵,直奔下一塊磚墻。我埋怨姥爺做事太磨蹭,他也只是慈愛地笑笑,繼續(xù)埋頭苦干。
“娃啊,你要記住,做事千萬千萬要踏實,不能急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然就不要做。”那天,姥爺沒有上班,但還是出了門?;貋頃r,他手上多了一張火紅的獎狀。姥爺站在獎狀前,緊緊攥著我的手,頓了頓,接著又說:“要對得起自己付出的努力。”我抬頭望著姥爺臉上深壑般的皺紋,似懂,非懂。
“忘記就等于背叛?!边@是我在母親口中聽到的最多的話。她癡迷于國學(xué)經(jīng)典,為了傳承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精神食糧,她四處演講,旨在播撒文化之種。我從未見過她有一絲怨言,相反,我倒是滿肚子怨氣。一整天都要站在演講臺上,換做是誰都會吃不消??赡赣H卻有種樂此不疲的感覺,早上帶著微笑出門,晚上又攜著更加燦爛的笑容歸來,頗像打完勝仗歸來的戰(zhàn)士。再后來,網(wǎng)絡(luò)上開始被“韓流”“日風(fēng)”這一類的詞語席卷,大家似乎都被這些“時尚”的風(fēng)格牢牢吸住了目光。母親自然是不愿意看到這一幕的,于是便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她想出一本書,把這些凝結(jié)中國文化的內(nèi)容集合在一起,讓大家都看看,我們泱泱中華大國傳承千年之久的文化精髓。從那之后,母親回家的時間更晚了,她常常伏在電腦前,鍵盤敲得噼啪響。我半夜睡不著,起身便看見書房昏黃的燈光還亮著,母親瘦弱的身影映在地上,印在我心上。我只覺得鼻尖很酸,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我強忍著不發(fā)出聲,默默地坐在床頭注視著母親。那一瞬間,就像是有什么東西輕輕擊碎了我心里最薄弱的地方。
巧的是,那段時間學(xué)校開展了“弘揚國學(xué)經(jīng)典”的演講會,我沒有絲毫猶豫報了名?!巴浘偷扔诒撑选?,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作為中國人,我們有責(zé)任,也有義務(wù)將這獨一無二的文化瑰寶傳承下去。我們是龍的傳人,而不是那些外國文化的“護花使者”。在這個愈加發(fā)達的社會,學(xué)習(xí)外國文化并沒有錯,但是,“不忘本”,是我們的底線。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很少逛街的母親突然出了門,買回了一張畫。沉甸甸的畫軸在我面前緩緩展開,一位老人慈祥而睿智的面孔呈現(xiàn)在我面前。母親將孔夫子的畫像掛在了書房最顯眼的位置,就在那張赤紅的獎狀對面。我注視著那雙深邃的眼睛,內(nèi)心肅然起敬。“媽,我們拜拜夫子吧?!蔽铱聪蚰赣H,她眼里已被崇敬充斥,沖著我點點頭。一鞠二起,再鞠又起,直身彎腰中,母親書房昏黃色的燈光,眼里殷切的期望;姥爺那身黝黑的棉襖,臉上深深的皺紋,都像走馬燈一樣,一幕一幕在我眼前播放。“做人吶,不能忘本?!蹦赣H的話語在耳邊回響,久久不散。
又是艷陽高照的一天,我走進書房,長舒一口氣。
長輩們見證了祖國的飛速發(fā)展,但仍將初衷銘記,口口相傳,對后輩叮嚀囑咐,滿載期望;上千年的文化經(jīng)久不衰,是因為有人恪守不忘,代代詠誦,對先祖始終敬畏,言傳身教?,F(xiàn)在,傳承文化的重擔(dān)落在了我們青年一輩的身上,作為祖國的接班人,我們理應(yīng)弘揚美德,傳承經(jīng)典,保護好我們的中國心,不要讓它沒有了往日的風(fēng)采!這不僅僅是我們家的家風(fēng),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民風(fēng),我們中國的國風(fēng)!一家傳承一家,千萬傳承便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