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潤方家譜杯征文】 №:0698-不貪不占,與人為善
發(fā)布日期:2021-12-16 瀏覽次數(shù):264
作者:浙江建德·褚永榮
我出生在一個浙西小鎮(zhèn)上,關于童年最深刻的記憶,除了饑餓,就是家風。
我們家是一個十口人的大家庭,父母不僅要養(yǎng)活我們兄弟姐妹六人,還要供養(yǎng)奶奶和伯伯。在本地商店工作的父母,微薄的工資根本不夠一大家人的支出。于是,他們節(jié)衣縮食,想盡一切辦法填飽我們的肚子。除了過年過節(jié)吃白米飯,我們平時吃的都是母親用包谷、南瓜等雜糧摻和著主糧做成飯菜。而無論多么艱難,他們從來不挪用公家的物質(zhì),并且還力所能及地幫助比我們更困難的親友。父親經(jīng)常教育我們:“不貪不占,與人為善?!?/span>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可是,正長身體的我,經(jīng)常感到饑腸轆轆。沒有辦法,我就跑到外面摘野果子吃,拔毛針草吃。那年我十歲,放學時已經(jīng)餓得前胸貼后背了,路過一片菜園,看到鮮嫩的黃瓜,我口水直流,看看周圍沒人,我就貓著腰進到園子里偷摘了兩根,沒想到出園子時,聽到一聲怒喝,我被園主人抓了一個正著。
主人是一個“兇悍”的老太婆,她不僅奪走了我摘到的兩根黃瓜,還把以前丟了的瓜菜都算到我的頭上,更過分的是,她還把我拉扯到父親那里告狀。當時,我父親沒有半點袒護我,先是扇我一個耳光,打得我金星直冒。隨后,讓我跪在地上聽他教訓。他說:“我平時怎么教育你的?不貪不占,與人為善。別以為只是偷了兩根黃瓜,這是道德品質(zhì)出了問題。滿足了一時的口腹之欲,你可能付出難以挽回的榮譽和生命代價。小時摸針,長大偷金。你要牢記這個教訓,永遠不再偷拿別人一絲一毫!”這次,連平時寵愛我的母親也隨聲附和,大聲訓斥我。在他們的兩面夾擊下,我不僅寫了檢討承諾書,還接受懲罰,節(jié)假日跟著哥哥砍柴。這在我的心靈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后來,我參加鐵路工作,從一名工人提拔到管理崗位。由于負責鐵路工程,所以常和包工頭打交道。當看到包工頭送來的錢物時,不能說不心動。尤其是老婆下崗后,女兒讀書等開支較大,當時,又要貸款買房子,收不收禮,我猶豫再三。但想起小時偷吃黃瓜的事,想到“不貪不占,與人為善”的家訓,想到他們說的“滿足了一時的口腹之欲,你可能付出難以挽回的榮譽和生命代價”,不貪不占、廉潔自律也是共產(chǎn)黨員的基本要求。我就毅然決然地拒絕了包工頭的賄賂。并且,為了避免“瓜田李下”之嫌,凡與他人經(jīng)濟來往,我都謹小慎微,留下證據(jù);只要是涉及單位的財務收支,我堅持民主,不是一個人說了算。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后來,有一位上級領導因經(jīng)濟問題被雙規(guī),和我打過交道的包工頭也涉案其中。但檢察院把我負責的單位財務及工程有關情況查了一遍,沒有發(fā)現(xiàn)我有任何違規(guī)行為。
慶幸之余,我特別感謝父親母親,感謝他們嚴厲的家風:“不貪不占,與人為善?!蔽椰F(xiàn)在也經(jīng)常教育我的子女,讓他們把這個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去,做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簡介】褚永榮,浙江省建德人,中共黨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小說學會會員、杭州市作協(xié)會員。先后在《人民日報—諷刺與幽默》《中華辭賦》《中華詩詞》《散文選刊》《小小說選刊》《領導科學》《作家報》《紅葉》《中學生學習報》《童話寓言》《思維與智慧》《微型小說月報》《中國文藝家》《文萃》《廣州日報》等數(shù)百家刊物發(fā)表過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