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方家譜杯征文】 №:0755-第一筆稿費
發(fā)布日期:2021-12-23 瀏覽次數:308
作者:河南固始·李慶華
二十年前,當我立志文學時,就夢想著這一天——
當一頁淡綠色的匯款單輕輕放在我的手心,像一只小雞啄著我的老趼,是不是同時也啄著我的心跳?我會不會把它的復印件和大學錄取通知書、結婚證放在一起,會不會推開南窗,像當年的李白那樣:“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然后去郵局,把它變成人民幣,把曾經關懷我的朋友們都請來,仿佛要與過去作一種告別?
我一直都在勾勒這個場景,想象朋友們眾星捧月般站在我的身邊,讀著還散發(fā)著墨香的文章,在精彩處,給我或輕或重的一拳,或許還有幾個文學愛好者聞訊趕來,竊竊地問一些十分具體的問題,我得想好了才能回答他們,不能讓他們失望。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每當失意,每當一個個文友轉身離去,我都在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挺住,要讓平凡的生命釋放出超常的光熱,為著我的堅持,為著證明文友們沒有堅持的錯誤!
這一天終于來了,是五年后的一個下午。當郵遞員漫不經心地將一張五十元的匯款單遞過來時,我已經預感到它在人們心中的價值了。但夢中那多次返青的淡綠色依然讓我激動了大半天。正當妻子考慮著它的用場時,我說五年前就發(fā)過誓,第一筆稿費請客。妻子說,你知道現在50元錢能干什么嗎?你那幫朋友誰還有閑心對這張單子感興趣嗎?
但我不能食言。
我首先敲開夏兄的辦公室。他當年是我們文學社的三巨頭之一。因為幾首小詩調入報社。因為忙,我們就很少見面。當我敲開他的辦公室,居然真的在,我連忙說明來意,他很有禮貌地表示祝賀,并鼓勵業(yè)余時間多創(chuàng)造一些好作品,但是因為在趕寫一片關于繁榮文藝的社論,不能參加,并讓我向其他文友問好。盡管他謝絕了我的邀請,但我心里還是熱乎乎的。比起社會上一些人的冷嘲熱諷,畢竟還有人理解我的。
我決定去老石的工地看看。他在妻子下崗后,不得不停薪留職干起了建筑這一行。遠遠的就看見他頭戴安全帽,腰別大哥大,正在轟隆隆的工地跟工人們比劃著什么。直到我大聲喊出他的外號,他才扭過頭來,看見是我,就丟下左右為難的工人,把我拽到臨時的工棚,拿煙倒茶之后,我說明了來意。還沒等我說完,他就打了一個義不容辭地手勢:這樣吧,我現在正忙,你回去列一個名單,把該請的都叫上,晚上我擺一大桌,咱們熱鬧熱鬧,你那幾個錢留著買書吧……
我沒勇氣走下去了,真想把這張單子撕碎,散到水溝里,讓我也一同流去!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走進家門,妻子已經明白了,她什么也沒說,解下圍布,招呼女兒過來吃飯。四樣小菜,兩瓶啤酒已經擺好。一股暖流涌上喉嚨。幾年來,盡管她有過這樣那樣的牢騷,不也一次次容忍了我的懶散,并給我騰出半間房子做書房,不也經常提醒女兒把電視的音量調小點,有時也幫我找來一些征文大賽的消息嗎?我真想摟著她浪漫一下,誰知女兒已經舉起了杯子,唱著:“我有一個好爸爸,我有一個好爸爸……”
那張匯款單我并沒有去郵局取款,而是放在我的書柜里的顯要位置。如今,它已經不是顯擺,而是一種提醒。特別是在許多雜志社不再用匯款單支付作者稿費的今天,一張薄薄的淡綠,更有了鄉(xiāng)愁的顏色,時時照著我的初心!
【作者簡介】李慶華,男,河南省固始縣李家花園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信陽市作協副主席,固始縣作協主席。在《人民日報》《詩刊》《星星詩刊》《綠風》《詩歌月刊》《十月》《飛天》《西部》《莽原》等發(fā)表詩歌900多首;獲《光明日報》和中國作協“美麗中國·詩意地名”二等獎、第三屆“中國詩河·鶴壁”詩歌大賽二等獎、第二屆奔流文學獎、第三屆宋韻千菊杯全國詩歌大賽一等獎、“寫一首情詩給蘭州”全國詩歌征稿二等獎;出版有詩集《愛無歧路》、《大寫的漢字》,詩歌評論集《中學新詩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