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潤方家譜杯征文】 №:0773-母親的急脾氣
發(fā)布日期:2021-12-24 瀏覽次數(shù):263
作者:山西長子·崔紅旗
母親的性情一向急躁得出了名,一生都仿佛急得像趕路似的。
母親在姊妹中排行老大,下面是弟妹倆個。自幼喪父,家境貧寒。為了生計東奔西跑,經(jīng)見得多,磨煉得風風火火,潑辣能干。在家當姑娘時,在集市上賣自家產(chǎn)的山貨,她嫌弟弟過于磨磨唧唧,喊不出口,眼看集罷人散,不由得著急起來,不顧女孩的矜持,就扯著嗓子急赤白臉地吆喝:賣山貨了,自家產(chǎn)的山貨!還真的把幾個客戶招呼過來,你挑我撿,不一會兒把貨賣光了。
1954年戎馬倥傯的父親,從抗美援朝戰(zhàn)場負傷痊愈后,萌生了回鄉(xiāng)的想法,母親聽說后急火攻心,連夜請村里識字的人給父親寫信,叮囑他千萬別回來,用活生生例子說服他村里情況復雜,回來當村干部沒啥出息,還是在外闖蕩好。母親富有遠見,加上言辭懇切,這封加急信阻止了父親,他從此斷了回鄉(xiāng)務農(nóng)的念頭。在部隊到后來的轉(zhuǎn)業(yè)都干得風生水起。父親晚年笑著說,要不是那封加急信,我恐怕早回家修地球了。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后來,父親轉(zhuǎn)業(yè)到河北張家口,母親也隨之來到身邊,吃苦耐勞閑不住,又看著只靠父親一人工資難以為繼,養(yǎng)活不了一家老小,便急在心里,托人找到街道辦的毛線廠做臨時工,補貼家用。為了趕進度,起早貪黑,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急性子驅(qū)使她每月都第一個完成任務,被車間譽為紡線能手。
母親的急脾氣背后透著要強,追求完美的個性。過日子總怕落在人后,凡事要面子。她從年輕時干家務活兒就不用父親,嫌他性子慢,干不到位,加上他工作也忙。每年一進臘月,母親總要早早地打掃房子,拆洗被褥,置辦年貨,炸馓子。平時也是勤謹?shù)煤堋C刻煸缟系谝粋€起床,生火點爐,做早飯,然后掃院子,眼里總有活兒。所以,我家雖很簡陋,但窗明幾凈。直到晚年,她也不改著急忙慌的秉性,倒是把哪兒都拾掇得利利索索。
母親的急也浸透著對兒女的愛。我上中學時,一度因受寒咳嗽很厲害。母親看我臉憋的通紅,急得半夜睡不著,一大早便到藥店給我買止咳藥,并急著給我加添衣物,特意去百貨商店排隊買了件人造革夾克。看著我咳嗽緩解穿著溫暖的樣子,一顆懸著的心才放回肚里。
母親注重辦事效率,希望她的兒女養(yǎng)成聞風而動的作風。她常說,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最厭惡那種做事磨磨蹭蹭的行為,并對我們耳提面命。我剛結(jié)婚那年的一個星期天,我和媳婦出去逛街,母親囑咐我下午四點回來給家里挑水,結(jié)果我忘了一干二凈,直到五點多才回來誤了挑水,進門就遭到母親大發(fā)雷霆劈頭蓋臉的好一頓數(shù)落。那一幕,讓我銘刻至今難以忘懷。從此凡事再也不敢食言,再也不拖延了。
母親的急脾氣帶來了頗多益處。急脾氣連著憂患意識和居安思危的警醒。她雖沒文化,卻懂得“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的道理。唯恐盤算不到,全家挨餓受凍。每年入冬前都未雨綢繆,及早動手,張羅著買過冬土豆、過冬煤、冬儲大白菜,因此我家的日子始終不輸別家,過得紅紅火火。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不過,有時急躁得也讓人不敢恭維。那年母親剛從舊院平房搬到樓房沒多久,有一回查電表的人匆匆掃了母親家的電表一眼,就說怎么不走了?母親便急得不得了,怕人說三道四,催我趕快上街買塊新電表。買回來后還沒顧上安,查電表的再仔細看,電表還走字呢。電表終究沒換,白賣了。
大事急,小事也急。脾氣急固然是母親的性格使然,天性也,但卻又何嘗不是她積極向上人生態(tài)度的一種折射,并早已深深融入血脈中。
她雖作古已經(jīng)十幾年了,她的急脾氣連同她的慈愛,卻留存在我們心里,并成為我們精神譜系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和前進動力。我深受母親的熏染,凡事也是早動作,不拖沓,立說立行,延續(xù)和傳承了雷厲風行的家風。
【作者簡介】崔紅旗,祖籍山西省長子縣,生活居住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喜歡在文字中徜徉,豐盈心靈,愉悅心情。有文學作品散見報刊和自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