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潤方家譜杯征文】 №:0795-追本溯源書華章
發(fā)布日期:2021-12-25 瀏覽次數(shù):323
作者:安徽懷遠·華濤
泱泱中華,蕓蕓眾生,民族強盛,姓氏浩繁。
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滋養(yǎng)了一個偉大的中華民族;繁衍不息的姓氏文化,哺育了一個個勤勞勇敢、仁愛智慧的姓氏家族。
國家有強弱大小之分,姓氏有大姓小姓之別。每一個姓氏雖有姓氏排列之前后,人口數(shù)量之多少,地域分布之廣稀。但宗有宗祠,族有族規(guī),家有家譜家訓,舉國數(shù)百姓氏無有例外。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常言說,家之有譜,國之有史,有史則興衰有考,有譜則昭穆有辨。故,史不可缺;譜,不可無。
年輕時,對家族姓氏根源,家譜家規(guī)家訓,從不問津也無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不知從何時始,突然對自己的姓氏產(chǎn)生了一探究竟的強烈欲望。特別是幾年前的一次故鄉(xiāng)之行,在看了祖父收藏的一部“華氏家譜”后,這種沖動越發(fā)強烈。
三年前的一個七月流火的日子,我冒著三十九度的高溫,懷揣著一顆追本溯源,明析脈支的激動之心,欣然北上500多里,來到了古城商丘。
半個多月來,足印姓氏源頭地,踏遍根支居住村。尋脈胳、訪親友、匯眾聲、查資料,不僅根源、支系、班輩堂號得以解惑,且更詳細地閱覽了家譜、家風家訓。銘記了華氏家族千百年來“探天人之道,窮古今之變,暢時事之運”的家族精神。
華姓的起源有幾種說法。據(jù)《古今姓氏書辯證》《廣韻》《辭源》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載,華姓源起于春秋宋國之都商丘應無疑義。宋戴公之孫華督,字華父,為宋太宰。殺其君殤公及其大夫孔父,厚賂齊秦魯鄭四國不能討,自立華氏,后世因之。華督得姓,在宋國世代顯貴,名震天下。見諸史冊者近二十人,此際華姓發(fā)展高峰。
前522年,華姓家族由于當朝君主處之失當產(chǎn)生內訌,華姓由盛而衰。直到漢初,華寄、華毋害兩人追隨劉邦征戰(zhàn)有功,封為列候,子孫世襲爵位,才使沉寂近一個世紀的華姓重增光彩。
古往今昔,華姓名人眾多,群星閃爍。兩晉以前北方名人眾多,南北朝以后南方名人顯貴。在《中國歷代名人大辭典》中收錄華姓名人87位。最著名的有華佗、華蘅芳、華羅庚、華君武、華楠、華建敏、華國鋒等等。數(shù)量之多,比起位列百家姓前列的姓氏毫不遜色。
華姓是一個傳統(tǒng)的姓氏,也是一個比較堅韌的姓氏。經(jīng)歷過盛世,也在烽火硝煙中蹉跎過。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華姓堂號有“武陵堂”“平原堂”“培元堂”“華岳堂”“敦厚堂”等。在宋人編的老《百家姓》中排列28位,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華姓在宋代時的顯達。據(jù)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華姓人口約82.4萬人,位列姓氏排名174位。
身為“武陵堂”第七十四世孫,我為我的家族驕傲,為歷代華氏先人的豐功偉績自豪。吾輩雖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治國,更無謂在某一領域有拔籌之能。但自覺在建設文明家庭、實施科學家教、傳承優(yōu)良家風等方面,時刻銘記華氏家訓……“好家庭,風氣正,講學習、講文明;清為本,正為先,須擔當、皆淡然;厚倫理,重道義,尚謙和、知廉恥;愛國家,守法紀,崇清廉,品行端……”
【作者簡介】華濤 ,安徽省散文隨筆協(xié)會會員,蚌埠市作協(xié)、曲協(xié)會員,懷遠縣曲協(xié)秘書長,作協(xié)副秘書長。熱愛文學,鐘情曲藝。間續(xù)有小說、散文、隨筆曲藝作品見諸報刊。
- 上一篇: 【潤方家譜杯征文】 №:0796-蝶 變
- 下一篇: 【潤方家譜杯征文】 №:0794-歲月無痕憶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