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潤方家譜杯征文】 №:0897-冬至,春回,不忍歸
發(fā)布日期:2021-12-29 瀏覽次數(shù):590
作者:安徽合肥·夏東風
“夏盡秋風日,春分冬至時。”冬至,始得陽生;陽生,預示著春回。所謂,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因而,在古人看來,冬至是個吉日,而以我老家的習俗,與清明節(jié)、七月半一樣,卻是個祭日。這個日子,祝禱于墳前的,心祀亡故英靈,淚如落英紛飛,想必大多感恩虔悔,淚如珠散,大約最是人間斷腸之人罷。
辛丑年的冬至節(jié)前夕,我打電話給留守的四哥,因為瑣事太多,不便歸鄉(xiāng),請他帶我去父母的墳頭祭拜,聊表一概緬懷。其實,所謂的忙,只是一個借口——情怯故里,愧對父母,不忍直面,才是原由。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一)
廿五年前的仲夏,父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那時,父親已年近古稀,除我以外,子女們已陸續(xù)析產(chǎn)成家,他已然不再是家里的頂梁柱了。因而,他的離世,給予我們更多的是精神的崩擊和潰傷。
父親干了三十多年的基層工作,沒有更多的嗜好,就是愛好一杯酒,愛抽一口煙。大約是四十年前的某日傍晚,他背著母親遞給我五角紙幣,吩咐我到三里外的“代銷店”去購買。我竊喜,給“小費”的機會來了,于是,飛也似地完成他賦予的使命。晚間,他把卷煙輕巧地掂在手上,眼神定定地審視著,小心翼翼的樣子,仿佛把持一件易于破碎的古玩珍品;而后,再精細地拆封,熟練地捋出一根來叼在嘴上。夜里,他端坐在古舊破敗的寫字臺后,高大的身影被昏黃的煤油燈光定格,清晰地烙在身后的粉墻上。這種情形,時今還一直印記在我的腦海里。以至于現(xiàn)在,我一拿起卷煙就常常浮想當時的影像。
(二)
九十年代中期,按照當年的分配體制,我有幸走入現(xiàn)在看來很熱門的基層機關(guān)。那個時候,我家六兄弟中,唯有我跳出龍門,又在行政單位當干部。在鄉(xiāng)鄰們眼里,這一行猶如掉進油壇子、蜜罐子,可以撈油水、嘗甜頭,自覺不自覺地,我父親常以我為榮,在鄰居面前不厭其煩地盛贊我。某次,別人無意中提到“你那‘小六子’(我的乳名)還不經(jīng)常捎點煙給你抽抽”,好強的父親一時啞然,尷尬一笑,神情亦隨之黯然。其實,也難怪鄉(xiāng)親們,試想你兒子既然從政,又是如何如何地精明能干,幾包煙能算啥?——然而,我那年剛剛工作,月收入僅有300余元,所謂一無職二無權(quán),與煙酒基本上沾不到邊兒“我拿什么來奉獻給你,我的父親”?
這樣,父親的尷尬與沉默延續(xù)了很長時間。爾后,我終究體味了父親的心態(tài),內(nèi)中多有愧疚和無趣,雖心知肚明,卻也心照不宣。
(三)
其時,一篇千字小作湊巧在某青年報上發(fā)表,我欣然從郵局取得了28元的稿酬,便靈機一動,何不將時常掙得的百十元稿費買些卷煙給父親抽抽?——打那起,我常用自己的“爬格子”的一點稿酬購買卷煙捎給父親,卻閉口不談“買”字:一怕父親舍不得抽,二來似乎又可以滿足我和父親可憐的虛榮心。父親,自此又神采飛揚了,又揣著煙在鄰居面前炫耀起來,豪邁地贊譽他對“小六子”的欣慰和自豪。自然了,在鄉(xiāng)親們那兒贏得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艷羨的言辭和目光,這就能足夠讓他滿足。父親這樣良好的心境一直維系到96年夏天。那個夏天,他紅潤的臉膛漸漸黯淡,行動也漸爾遲緩。不諳世事的我,竟未料到,父親已病入膏肓,下剩時日不多了。加之,當時手頭瑣事過多,年輕氣盛,總不愿讓私事耽誤自己的"光明前程"。極具戲劇性的是,在某次工作檢查中,還真有位同志格外盛情地塞給我一包卷煙。我暗想,這次可以拿這份真正的“賄賂”來孝敬我的父親了。
后來,在兄長的多次催促下,我抽空趕回家。遺憾的是,我年邁的父親已不省人事;他再也不能用纖瘦的手指,夾著卷煙氣宇軒昂地炫耀他的子女了,再也不能!
悲慟之時,我聽兄長說,臨終前,他勉強維繼著微弱的脈搏,一直苦守我的歸來。痛惜!在他離世的最后時辰,沒能如愿地見我一面。更為悲慟的是,他在意識模糊中屢次提到我的名字,并重復地說:‘小六子’好,經(jīng)常拿稿費買煙孝順我
我的父親,這是你內(nèi)心的話語!你早就知道我用金錢和虛榮兌換對你的孝道,而你卻一直不忍將謊言揭穿!
回程的路上,淫雨霏霏,落葉飄零,我的眼睛潸然模糊了,不知是眼里的淚,還是眼前的雨。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四)
六年以后,辛勞一世、多子多苦的母親又絕塵而去。她一生育有七男二女(夭折一男),可謂一世含辛茹苦,半生舔犢情深?!鞍ОЦ改福役緞凇?。在我年逾而立之年,蒼天注定要苛待我,早先帶走我的雙親,饋給我慟傷雙親之痛;天堂里,多了一對慈祥可敬的老人,凡世間,卻落下一雙欲哭無淚的眼眸。
“子欲孝而親不在”,情分當然,這是人世間最沉的痛。逢年過節(jié)時,同事們回歸故里探望他們的雙親,而我卻只能在清明冬至之時,跪拜在他們的墳前。多少年來,我在夢里時??匆娝麄?,醒后,懺悔不已,淚濕枕巾。
嘗回老家瞻仰老屋,那里曾經(jīng)上演過我童年的快樂和少年的爛漫,現(xiàn)已人去房空,破敗不堪,物亦不是人亦非矣——或老的,已永別;或青的,已離散;或少的,亦陌路。不禁令人心神殤慟,肝腸觸動。
“父母尚健及時孝,勿等人去悔綿綿”,現(xiàn)在,我只能以此奉勸好友。僅此罷了。
值此冬至,倍加感念;以此為志,不忍歸鄉(xiāng)。
【作者簡介】夏東風,國際漢語言高級教師,安徽省散文家協(xié)會、合肥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自中學時代以來,共發(fā)表各類題材文章(文學作品、調(diào)研報告、論文)3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