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0
作者:安徽蚌埠·高秀峰
“七·一”來臨之前,母親獲得了一枚“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非常激動。已經九十高齡的母親記憶力下降很厲害,但她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名有著64年黨齡的老黨員。她常對我們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也沒有我的今天。感謝黨,感謝社會主義?!?/span>
母親于1931年4月,出生于安徽蒙城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有兄妹三人。年幼時,我的姥爺就因病去世了。那一年,家里的天塌了,又趕上了災荒,母子四人在家鄉(xiāng)無法生存,姥娘就帶著我的舅舅、母親和姨娘,跟著逃荒的人們一路艱辛,向南盲目的奔走,最終落腳在了蚌埠。剛開始姥娘靠給別人縫補漿洗,掙錢養(yǎng)活三個孩子,后來我的舅舅帶著我母親就在蚌埠的老船塘、新船塘、大馬路、二馬路一帶討飯,受盡了苦難和屈辱。有時候,好不容易討到了一些食物,饑腸轆轆的母親就大口的吃起來,舅舅說:“妹妹你少吃點,喝點稀的,干糧給咱娘留著吧!”母親只好含著眼淚把干糧收起來,忍住難耐的饑餓。12歲時,經人介紹,母親進了一家煙廠做了童工,工作就是手工撕煙葉子。工廠實行的是多勞多得,幼小的母親就起早貪黑地干活,想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母親常說,多干活就能多得一些面粉和雜糧,拿回家交給我姥娘過日子。她還只是個小姑娘啊,柔嫩的雙手,每天都被煙葉的梗子拉出條條血口子,她只有堅強的忍著。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1948年,淮海戰(zhàn)役中大軍南下,在蚌埠成立一家被服廠,母親被招入當了一名縫紉工,縫衣縫被支援前線。在這里,母親認識了一位名叫周云芳的老黨員,她經常給工友們宣傳革命道理,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教母親做縫紉活的是一個來自農村的中年婦女,沒有名字,大家都喊她“小腳老太太”。她知道我母親是個從農村逃荒要飯來的苦孩子,就特別關心。手把手的教母親如何穿針引線,如何縫平被子等,在共同勞動和的閑暇時間里,她也常常和母親說,要積極工作,爭取加入黨組織。她說:“共產黨就是專門為勞苦大眾謀利益的,有了共產黨就不會再餓肚子了!”母親點了點頭,心中暗暗地想,共產黨讓窮苦人能夠過上好日子,不再受欺壓,那就應該積極表現,爭取入黨。這就是母親最早對黨的認識。蚌埠解放后,母親正式成為當時的東海煙廠的一名工人,和許許多多翻身了的工友們一樣,感受到了好日子的幸福,這時候,母親更加努力的工作,表現突出,1957年,母親光榮的加入了黨組織,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后歷任車間黨支部書記、行政科科長等職。
1949-1950年,母親帶著孩子,積極參加工廠開辦的識字班,從目不識丁到能夠讀書看報,寫工作報告總結材料等。1957年,黨組織派母親到蚌埠市委黨校,脫產參加為期三個月的干部培訓。當時我的二哥還幼小,我母親就帶著二哥到黨校,住在那里。請我的奶奶來幫著帶孩子,學習沒有絲毫的影響,并優(yōu)秀地完成了所有的課程。
1964年,組織上委派一支工作隊到安徽省全椒縣貧困農村做幫扶工作,俗稱“搞社教”,任母親為工作隊隊長,工作期限一年,中途沒有探親和休假。那年母親三十三歲,家中已有五個孩子,負擔很重。但母親覺得,黨組織的安排就必須服從。
當時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是她唯一的女兒,剛滿十個月,怎么能離開媽媽到了這么長時間?但是正在哺乳期的母親狠了狠心,打了回奶針,給嗷嗷待哺的孩子斷了奶,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開往全椒縣的長途汽車。在旅途中,母親只要看到和自己孩子年齡相仿的孩子,淚珠就止不住的往下掉。她只有忍住心中的牽掛和思念,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母親和聯系戶張大爺一家同吃同住同勞動,了解農民的真實想法和需求,和當地的村民建立了純樸的階級感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把黨的溫暖播撒到了農民的心田。多上個白天,她走訪貧下中農的家庭,問寒問暖;多少個夜里,她在昏黃的油燈下,學習焦裕祿的先進事跡;多少個勞累的日子,她把對家的思念藏在心底。
七十年代后期,母親被組織上安排到蚌埠鉛筆廠,歷任車間支部書記、科室支部書記、廠工會主席等職。母親特別注重做好黨務工作和群眾工作。尤其是在任廠工會主席期間,她常說:“工會就是職工群眾的家。把黨的溫暖帶給廣大的人民群眾,群眾才能更加熱愛黨?!?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在幾十年的工作中,由于她的表現突出,黨組織和上級工會組織給了她個人許多的榮譽。她曾多次榮獲省、市“勞動模范”、“優(yōu)秀共產黨員”和“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優(yōu)秀工會工作者”等光榮稱號,在群眾中有較高的聲譽。母親一生中清正廉潔,兩袖清風,而對這一摞摞鮮紅的榮譽證書,一張張金黃色的獎狀卻異常珍惜。母親覺得,這些才是黨給予她最大的財富。
母親常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子女先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目前,母親的大家庭里三代人中,黨員就有十幾人。身份有國家干部、退伍軍人、人民教師、公安干警、技術人員等,在母親的培養(yǎng)教育下,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材。
在黨的百年華誕到來之際,我作為一名入黨二十四年黨員,在心里祝福我們偉大的黨不斷發(fā)展壯大,也祝福我的母親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