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8
“字派”源于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
字派也叫字輩,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輩份的字。字派是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
宋太祖趙匡胤在“玉牒大訓”中提出,趙氏族屬雖眾多,但多數(shù)居他邦,導致疏遠,“因無統(tǒng)序,昭穆難分,縱然相遇,亦若途人,心實有憾”,于是,在乾德二年(公元964年)下詔,除去已早逝無嗣的兄曹王匡濟、弟岐王匡贊之外,余下的自己與晉王光義、魏王光美三支,分為三支派,各立14字,以別源流,以序昭穆,以達到“朕族無親疏,世世為緦麻”的目的。
方法是后代取“派”中的一字,另外再選一字,組成雙字名。太祖趙匡胤的14字為:“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夢、由、宜、學”;太宗趙光義派的14字為:“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魏王趙光美派的14字為:“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古、光、登”。
皇家的提倡,給社會起了示范作用,自此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