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0
作者:安徽六安葉集·周月友
我是一位中學教師,愛人是位家庭主婦。幾十年來,時時刻刻都在踐行著“百善孝為先,盡孝無底線”,力所能及的孝敬老人。
28歲那年,因工作需要,我們一家三口搬到學校去住。年過花甲的奶奶堅持一個人住在老家。她生活雖然能夠自理,擔水碾米之類的活還是很困難,我們兩口子每隔一天就回家一趟,送些魚肉和新鮮蔬菜,幫母親打理家務。八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家里做了好吃的,愛人都給婆婆留一份。每年的端午、中秋、過年,愛人都要先為婆婆做應時的食品。葡萄、西瓜一上市,愛人就到蕪湖市買回家送給婆婆品嘗。冬至時,愛人總要給婆婆準備一只洗得干干凈凈的大豬肚子。老太太特別喜歡吃用瓦罐子燉的豬肚子!
每次給老太太送吃的,愛人總是讓我?guī)е畠阂黄鹑?。在路上,我每次都給她講奶奶勤儉持家、疼愛子女的故事。告訴她:在我十歲的時候,她爺爺就病逝了,是奶奶堅強地撐起了一個有著十一口人的大家庭。家里雖然老的老小的小,奶奶還咬緊牙送爸爸上學讀書。
1995年3月7日,77歲高齡的母親照例早起,老人家喜歡到田野里散步,在回家的途中突然中風偏癱。聞訊之后,我們立即把老太太接到家治療調(diào)養(yǎng)。愛人放下手頭的工作,在家里服侍婆婆,給她穿衣洗臉梳頭,喂吃喂喝。老人家小便失禁,愛人及時地給婆婆更換尿片,有時老人家尿床了不好意思說,愛人就哄婆婆,別自己焐著。愛人每晚都陪婆婆睡,定時給婆婆翻身,隨時為婆婆更換尿布。在婆婆生病的日子里,愛人沒讓我的四位姐姐給母親洗過一次尿布,換過一次衣服。
點擊進入專題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比賽
一次愛人不在家,母親尿床了,硬是不讓我給她換尿布。我就哄她說:“我是你的兒子,是您身上掉下來的肉!我的雙手雙腳都是您給的,現(xiàn)在,您生病了,我就是你的雙手和雙腳啊?!痹谀赣H康復的日子里,每天中午和晚上,我都坐到床上,把母親扶起來靠在我的胸前,陪母親說話,鼓勵母親康復;愛人和女兒也圍坐在老人家的身邊,給她按摩。母親恢復得很快,患病一個月后,居然能下地拄著拐杖走到大門口。
我愛人是長女,她還有四個妹妹一個幼弟。弟妹讀書的那段日子,每逢開學,我都寄錢給他們添置學習用具。剛實行承包責任的時候,岳父和幾戶鄰居合伙買了一頭牛,輪換著放牧。正值春耕大忙季節(jié),岳父在放牛時,因為下暴雨,牛從山上摔下懸崖。牛摔死了就得賠?。廴私拥侥锛业膩硇?,傷心得淚流滿面,得知消息后,我二話沒說就把家里準備用來買化肥的錢,一分不留的寄給岳父買牛。三十多年來,我一直主動地承擔岳父岳母的生活費,每年過春節(jié)、生日,我都早早地給老人家孝敬錢。從沒讓愛人提醒過。這也是我愛人引以自豪的事!
我們知道,讓老人們生活無憂比較容易做到,深層次的孝順是急父母之所急,憂父母之所憂,愛父母之所愛,盡最大努力替老人們分憂解難,從精神層面關(guān)心體貼老人,讓他們獲得心理滿足充實,愉快幸福。我們夫妻倆在生活上竭盡所能的體貼雙方老人,時刻傾聽老人們的心聲,傾其所有地滿足老人家的愿望。
母親時常在我們面前念叨,說哥哥辛苦。因為父親常年生病不能負重,大哥哥為了家庭,為了年幼的弟妹,不僅放棄了上大學深造的機會,還放棄了入伍當兵和學手藝的機會,沒有任何特長,成了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只守著幾畝田地。愛人主動地提出把我們家的責任田都無償?shù)亟o哥哥耕種,政府補助的田畝錢也給哥哥。平時哥哥送些米和香油給我們,愛人總是執(zhí)意付錢給他。去年家里的責任田都給種糧大戶承包了,愛人依然把我們所得的那一份悉數(shù)用來孝敬哥哥和嫂子,以告慰婆婆的在天之靈!
我深刻地體會到,子女在向父母獻上一份愛心的同時,自己也能獲得了由衷的快樂,愛我所愛,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