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6
家風是經(jīng)過歲月沉淀,世代相傳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優(yōu)良的風氣,是一種讓后代繼承人立身于社會,讓后代繼承人終身受益的品質(zhì)。如果我們都重視家風的作用來重振家風,那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會得到弘揚,社會風氣將會蔚然成風!
欲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傳承優(yōu)良家風必不可少孝,必以孝為核心。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孝作為中華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淵源。在我家里,父母孝敬長輩可以說給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爺爺今年都八十多了,腿腳不大方便,每天上下樓梯都需要人攙扶,父母從來沒有嫌棄過他,而是給予他們更多的照顧,母親經(jīng)常幫爺爺換洗衣服和被褥,爺爺看到父母這么辛苦,覺得自己是在拖累兒子和媳婦,每天吃得少喝得少,父母見到爺爺這樣就經(jīng)常給他做思想工作,終于讓爺爺打消了顧慮。父母經(jīng)常教育我要孝順爺爺,記得我剛參加工作不久,第一次領(lǐng)到薪水的時候,我就給爺爺買了一根拐杖,爺爺當時很是開心。
那年冬天奶奶臥病在床,父母一直悉心照顧,爸爸問奶奶想吃什么,奶奶說好想吃番薯粥。爸爸立刻騎車找遍我們的小縣城,要知道在冬天很難買到番薯,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父親買到了番薯,當父親把番薯粥端到奶奶面前,奶奶吃得很開心,看到奶奶露出開心的笑臉,那一刻父親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我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對我的教育不會引經(jīng)據(jù)典,更不會長篇大道理地對我說教,他們只是在做,在腳踏實地的做,用具體的行為,影響著我,教育著我。
母親一生很節(jié)儉,她告訴我,要學會勤儉節(jié)約,不能太過浪費。每天早上母親都會為我煮一顆雞蛋,那時候的我經(jīng)常把蛋白扔掉,母親問道:“為什么扔掉蛋白?蛋白可以吃的?!蔽艺f道:“蛋白不好吃,我把它扔掉?!薄暗鞍撞缓贸阅憔桶阉恿耍瞬焕速M呀!”母親說完把我扔掉的蛋白吃進自己嘴里,“你把蛋白扔掉是對別人勞動的不尊重!”母親的聲音越來越高,我不敢吱聲,從那時起我不敢隨便浪費糧食。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在我家里,洗碗水與洗衣水,從來都是倒在一個水桶里,用它們來沖洗廁所,母親說,這樣即節(jié)水又環(huán)保。當我看到很多同學經(jīng)常買新衣服的時候,母親說:“不是咱家沒錢給你們買衣服,而是沒有必要,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以后你需要錢的地方還很多,等你們真用錢時,爸媽不會吝嗇?!备改刚媸钦f到做到,我記得從小到大,在學習方面父母對我很是支持,小時候我記得經(jīng)常要父母帶我去書店買書,父母經(jīng)常給我買。在書的世界里,我認識了可愛的小矮人;一說謊鼻子就變長的皮諾曹;堅強勇敢,對生活沒有失去信心的海倫凱勒……認識了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投筆從戎的班超;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唐詩宋詞更是讓我愛不釋手,每天都上讀背一兩首。讀書伴隨我的成長,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勒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
家風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的心房;家風是一盆篝火,一直溫暖著我們;家風是一條大路,一直伴隨著我們前行。在良好家風的影響下,在良好家風深深的烙印中,在薪火相傳的優(yōu)秀家風里,我們會走得更穩(wěn),我們會走得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