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0
作者:安徽繁昌·程自橋
“是人不能害人?!蹦悄辍八那濉?運動,工作隊有人為泄私憤,收羅一大堆莫須有的罪名,強加于父親單位一個很正直的負責人,那人找到父親,讓他去作證,并承諾:可免于父親所欠單位的千元債款,還可提拔、入黨、調大住房。父親笑了笑,沒有去,只是淡淡地說了上面那句話。
“一生清貧無悔;世代仁義為庚?!?那年初夏,父親身體越來越虛弱,他察覺到自己面臨從生命中出局的時間不會太久,親自為自己永久性的住宅大門所撰寫的一副挽聯(lián)。父親說他這一生清白也很貧窮,子女多,日子過的苦,常靠借債度日,做財會時,一個鋼蹦子兒也未曾挪用過貪用過。這話我信,父親身邊有三大木箱的帳目,曾有相關部門多次前來核查,都稱:帳目做得清楚。那些帳都有三十多個年頭了,按規(guī)定早就該毀了??伤豢?,說留下這些帳目,就是為了時時向人證明,自己是一個稱職的會計,清清白白的人。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孔明一生唯謹慎,我就是一生不謹慎,落得雙手空空去火化;呂端(935--1000北宋大臣,官至為相,宋太宗稱: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大事不糊涂,我就是一生乃糊涂,落得身無分文去葬場。”這是父親平日時寫的,臨終時讓我塞入他的手心,說要著帶去見閻王爺,讓他評判自個是該去地獄還是天堂。此長聯(lián)雖說不大工整,卻概括了父親平淡的一生。那天,我讀著讀著,一時淚如雨下,是的,父親雙手空空,沒留下任何遺產,不謹慎從事,放棄了無數(shù)次垂手而得的官職、錢財。一生糊涂,錯失了一次又一次升遷、發(fā)財?shù)臋C遇。父親這種堅守自個兒做人的原則 ,處世的思想,是我們一生也享用不盡的財富。
“要學會寬容他人”。有時,我在工作上受“小人”排擠打擊,后來還遭到一個多年的朋友無端的陷害。父親說他這一生,也被人無端地誣告過,還不止是一次,不止一個人呢!他說他總是寬容了這些人。父親的這句話,讓我在逼仄而灰暗的日子里漸漸地變得開闊和鮮亮了許多。
“有空應該多讀讀訃告,那死去的人,比我們小的,我們是多活了些日子,比我們大的,我們都要爭取活到那歲數(shù),真的要走,也沒辦法,畢竟我們努力了,盡可能地去享受了生活,也不會有什么遺憾的?!?/span>
父親被查出晚期食道癌時,他坦然自若地安撫著哭成淚人的母親和我們。父親坦然面對死亡的勇氣和膽魄,教育著我們如何泰然地笑迎生死,淡然地面對困難。
“無望的搶救、厚葬不是善待,那是浪費。應當善待活著的人?!备赣H感到自己快要遠行了,語氣堅定地告知我們:不管發(fā)生什么不上醫(yī)院。無效的醫(yī)治是浪費,浪費則是犯罪。他用自己的財會知識,擬出一套料理他后事的方案,測算每一筆費用。不準置換新衣,不設靈堂,不開追悼會,指定骨灰盒子價位,規(guī)定墓碑的大小,限定送葬的車輛,制定送葬人用餐水準,費用支出控制在政府發(fā)放的撫恤金和安葬費的范圍內。父親說這次是臨終預算,要準確,不可大意,沒有糾錯的機會。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
我們用什么報答這份煎瀝生命的舐犢之情,我們又如何消受這份血脈相通的終極之愛?除了回報,那就去仿效父親把這份情愛傳遞給我們的子女,我們的社會……
【作者簡介】程自橋,筆名:碧流。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散文隨筆學會會員。作品散見于《中國老年報》《新民晚報》《安徽日報》《新安晚報》《江淮晨報》《古今故事報》《雜文選刊》《作家天地》《老年之友》等報刊媒體。偶有作品入選選刊或被轉載,也有數(shù)篇獲省、市各類文學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