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8
安徽合肥·楊金鳳
歲月如歌!是呀,沉淀的歲月就是詩,逝去的光陰都是歌!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币荒钇疬@詩句,我就念起了奶奶……
奶奶小腳,大清朝生人。一米六的個子,一件籃布抄腰大褂,衿立襟展。灰白的頭發(fā),綰個結(jié),一根銀簪,利利落落一插。金句一爆:家貧常掃地,人窮常梳頭。依奶奶的性子,要擱現(xiàn)在,一定是婦聯(lián)主任的角。喜歡午后出門。一雙小腳顛顛著,眨眼就走遠了。絲毫不影響她走鄰串戶,打牌看戲;走親訪友,布道濟貧。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奶奶生活很有規(guī)律。每天天麻亮,就起床漱洗,先把自己收拾整齊。一把篦子握的圓潤生光,上百下篦下來,神清氣朗,手腳利落。再灑掃堂屋,整理灶間。雖是兒時睡眼迷蒙時的記憶,但我至今溫水牙冷水臉,晨起篦頭,己近入日暮年,受益非淺。想起她,心里就蕩起“人閑桂花落”的樣子……
奶奶生有一雙巧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廳堂不僅能救幼兒,還能邀眾聚會,開銀救貧。廚房能捭闔,腌得一壇好菜。
奶奶有兩壇。一壇金黃酸脆,香爽可口。這壇藏在屋后,不讓任何人插手。常指點我們:“一雙小爪子,可別壞了我的一壇醋喲!”一壇灰黑腐爛,臭香撲鼻。擱在沿角。雖允許自淹自取,也得按奶奶的章程辦:洗手擼袖,壓石輕按,壇口實封。每天不是左鄰就是右舍,也有隔著幾條街的,來光顧她的壇子。雖然晴天一屋酸,雨天一室腐。然入鮑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入幽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也。我己適之,更何況每每還有花生蠶豆小球等小吃小玩以佐之,焉有不樂哉!就是每每鄰里街坊拎著大包來,奶奶又讓人每每拎了大包走,我有點不爽!奶奶就刮著我的鼻子,說這家難,那家貧的。讓她幾回一哄,見了大包,我也就跟著她一起送。也常被人夸,就更樂得忙前忙后了。
及至長大年老,依然薄禮清迎,多付出少索取,甘之如飴,談笑如初。大有: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還來話桑麻……
奶奶還有一絕活,就是拯救幼小的生命。哪家小孩剛出月或還不足月,面黃饑瘦,骨瘦如柴,頭腳耷拉,奶水不進,就哭著來叫奶奶,奶奶忙上個七七四十九天,一天不拉,準能把人救活。人都尊稱活菩薩!聽我爸說,我就是我奶奶每天早出晚歸,荒草野地捉干疾蟲,一口一匙的喂活過來的。當時我媽在月子里哭得暈天黑地,以為沒救了,奶奶硬是忙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把我從死亡線邊搶過來,是奶奶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至今不敢忘懷這生命的啟航,更深入骨髓,溶入血脈的是她善良聰慧的心性,和豁達大度的睿智,讓我擁有了揚帆千里,波瀾不驚的能力!
奶奶很有氣場。能聚眾也能服眾。誰家有個難的,一時手緊,聚眾邀會,每人出個五塊十塊的,只要奶奶出馬,準有人湊份子,把事辦圓潤了。讓這家人安渡難關(guān)。不管鄰里打架,夫妻吵嘴,只要奶奶出面,一拉一勸一和,別人不行,就聽她的。我就納悶,拉的同樣架,勸的一樣話,和的一盆泥,咋效果會有云泥之別呢?
奶奶眨眨慧眼: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人立天地間,就看你怎么立。那一撇一捺,兩腳能不能站穩(wěn),就看你立腳下的土地可厚實。鄰里相處,你得有別人求你辦事的本事,你得有讓人敬你的理由。按現(xiàn)在的話,就是:你面前有十壺水,你總得有一壺提得開,你得益人不能損人,你得惠人不能虧人,你得尊人不能辱人。你不能只求人而不自求,你不能只受恩而不感恩,你不能只索取而不付出,不能一壺不提,一壺不開!
君子之交淡如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重。無須太重的禮,一句暖心窩的話夠了。人與人之間也就是一杯透底清水的距離。多了就生份了!
簡單質(zhì)樸,生命其實就是這樣簡單,簡單的傳承,簡單的延續(xù),簡單的溶入在每個冒著人間煙火的日子里。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每每念起這首詩,就念起奶奶;想起奶奶,我就想起這首詩。奶奶就如往日,就駐在我往日的心里詩里,也烙在我濃濃的血里記憶里,這更是留給我深深的歲月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