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6
安徽銅陵·阮逢年
書香之家是我一直追求的夢。家庭的文化結(jié)構(gòu)和長輩的示范,常常決定后輩的生活道路,對后代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讀書是我們家的重中之重的家風。
家訓、家風、家教,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家庭的道德準則和處事方法。我雖然是農(nóng)家出身,但我家有“以讀書為重,以積善為本,以勤儉為生……”的家訓。父母在世時為我們樹立了扶危濟困,憐老惜貧的典范。在那自然災害沒有飯吃的年代,父親常用智慧不怕撤職和處分,為鄉(xiāng)親謀食物,使鄉(xiāng)親們渡過災荒。記得1961年冬天,有一天大雪紛飛傍晚,一位江北中年婦女帶著二個孩子討飯來到我家門口,母親見她們凍的發(fā)抖,就叫她們進屋避寒。留她們和家人一起吃些山芋粥。后來并為她們找到收留她們的人家。左右鄰居只要哪家有困難,寧可自已不吃也要去幫。所以鄉(xiāng)親們稱我父母有副菩薩心。為了給我們讀書,母親多年不增添一件衣服,父親起早摸黑扎掃把賣,為我們交學費。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勤儉是我們家最注重的傳統(tǒng)家風。從不給孩子們買奢侈品和名牌服飾。也不花錢給孩子上什么補習班。哥哥的衣服穿小了,給弟弟穿,姐姐衣服穿小了給妹妹穿。八十高齡的母親還不允許子孫們給她做壽。她說:“親戚、子孫這么多,今天他做壽,明天她過生日不知浪費多少錢財,耽誤多少時間?!被榧尴彩乱膊坏么蟛俅筠k,弟妹結(jié)婚只辦一二桌酒席。改革開放之前,逢年過節(jié)有些好菜還要端起來,留著招待來客。并規(guī)定除春節(jié)三天外,平時不允許任何人在家搓麻將、打撲克牌、大聲喧嘩,影響孩子們的學習。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始發(fā)地,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和根本。父親在世時對我們管教得很嚴,希望我們長大成器。許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規(guī)矩都是由父母言傳身教的 。起早是我們家人的習慣,不分節(jié)假日,尤其是讀書人早上七點鐘前要起床,晚上十點鐘之后才可睡覺。家務事人人要做。曾有人問我,你的白襯衫是誰人幫你洗的?洗的這樣白。我笑笑說:“是我自已洗的?!庇辛藝黎募矣枴⒓绎L、家教。子女們都有一些基本文化知識,從不搓麻將、打撲克賭錢。各自在單位讀好書,行好事,做好人。
如今在南大讀博土的大孫兒在家讀書時,他的爸媽上班,他放學回家淘米煮飯炒菜。在北交大讀碩士的小孫子,銅都晨刊、今日銅陵報曾分別在2013年11月28日和2014年9月24日以“十七歲的你” 點贊小孫子“優(yōu)秀、省心、懂理、聽話。”有些朋友點贊我家是“書香之家” 。我就是那句常說的話:“不要子孫錢財多,只要子孫興書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