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8
作者:遼寧葫蘆島·柏秋
我的家鄉(xiāng)臨海,高粱紅時,正是螃蟹黃滿膏肥之時,肉似玉,黃似金,味道鮮美無比,所以“高粱紅,吃螃蟹”成了家鄉(xiāng)的習俗。
小的時候,爺爺過生日,恰好是高粱紅時。爺爺愛吃螃蟹,每到這時,爸爸會買上幾只大?;π?,騎車三十多里路,回到鄉(xiāng)下的爺爺家。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螃蟹,金黃的蟹黃,滋膩的蟹膏,雪白的蟹肉,蘸一點姜醋汁兒,吃到嘴里真是滿口生香,鮮嫩無比。爺爺吃著蟹肉,小口地呡著白酒,笑瞇瞇的眼睛里洋溢著無盡的幸福。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吃完螃蟹,巧手的奶奶會用螃蟹腿做哨兵。她將螃蟹最后兩根圓頭的腿對插在一起做腦袋和身體,用尖尖的兩條腿做手臂,一條腿尖朝上,一條腿尖朝下,中間架上一根細木桿兒,用棉線纏牢,然后在木桿上貼上三角形的紅紙小旗,一個威風凜凜的哨兵就做好了。奶奶通常會做六個,用棉線吊在房頂上。
在東北農村,多數人家的房梁上會掛幾根纏著紅布條的蔥白,是驅蛇蟲、辟邪用的。爺爺家不掛蔥白,而是懸掛蟹哨兵辟邪。開窗時,清風拂動,小哨兵向前一竄一竄地動起來,發(fā)出沙沙的聲響,活脫脫地向前吶喊著沖鋒的樣子,是那么的形象、俏皮。每當我看到這些蟹哨兵,會想:爸爸真是偏心,怎么我過生日時從來不給買大螃蟹呢?
而我家,爸爸只會買一些小的“花蓋蟹”,用來燉倭瓜,或者炸螃蟹醬?;ㄉw螃蟹太小,摳不出肉來,只能嘬了點鮮味。每當這時,我會撅著嘴嘟囔:“爸爸偏心,就給爺爺買大螃蟹。我也愛吃大螃蟹,這小螃蟹吃不到肉……”爸爸略微遲疑一下,笑著說,“大螃蟹是好吃,好吃的東西要孝敬老人,他們年紀大了,還能吃幾年哪?你的好日子長著呢,等你長大了,能吃到好多比螃蟹還好吃的東西呢!”
后來,等我大了些,才知道大螃蟹太貴了,爸媽平時根本舍不得買,只是因為爺爺愛吃螃蟹,在他過生日時,爸媽勒緊褲腰帶也要買一些孝敬老人。
在我忍著口水對大螃蟹熱切的渴望中,日子過了一年又一年。有一次,爸爸果真買回來5只大螃蟹,那是1985年,他漲了工資高興。那時,我上小學四年級,妹妹上一年級。四口人一人一只,吃完飯還剩一只。那只紅彤彤的大螃蟹誘惑我們。見爸媽沒在屋,我和妹妹爭搶起來,都想據為己有。爸媽聽到我們爭搶的吵嚷聲,邊干著活,邊喊:“誰也別搶!一人一半!”那怎么行?誰搶的就是誰的!我仗著自己個子高、力氣大,妹妹憑著自己小,誰都得讓著誰。四只小手死死地把住那只螃蟹,拼命往自己的懷里拽。
就在我們搶得難分難解的時候,爸爸黑著臉走進來,一把搶過螃蟹,摔到地上,用腳踏上,踩個稀巴爛,邊踩邊說:“讓你們搶,誰也吃不到!姐姐不知道照顧妹妹,妹妹不知道尊敬姐姐,不知道謙讓的后果就是誰也得不到!”我和妹妹都癟著嘴,欲哭無淚啊,看著躺在地上的大螃蟹已經成了一堆碎片兒,真是腸子都悔青了呀,要是不搶,至少還能吃上一半呢。
“姐姐要照顧妹妹,妹妹要尊敬姐姐”,這句爸爸曾說過多次的話,終于在一場“螃蟹的戰(zhàn)爭”中讓我入腦入心。我牢牢地記住了“不謙讓”的后果,從那以后,我什么也不和妹妹搶了,懂得了“謙讓”之時,也明白了做姐姐的責任。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每當高粱紅時,我也會買上幾只大螃蟹回家,做上一桌硬菜,給老爸倒上好酒。老爸也像當年爺爺一樣,呡一口白酒,吃一口蟹肉,眼角眉梢洋溢著幸福。他有時會感慨:“你爺爺活著的時候,就愛吃這大螃蟹,我那時候工資雖然低,可沒少給你爺爺買。如今哪,我閨女也給我買螃蟹吃……”
是啊,也許這就是愛的傳承吧,孝敬父母,兄弟姐妹友愛。生活中,父母用一言一行做著愛的傳遞。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行為,塑造著我的品格。一家人,就要上慈下孝,相親相愛。
“高粱紅時蟹正肥”,在品嘗著螃蟹的黃滿膏肥之時,我會給孩子講關于“螃蟹”的故事。家不僅是我們生命的源泉,還傳遞著愛的力量。
【作者簡介】柏秋,遼寧葫蘆島市人。為國網公司高級經濟師,現工作于國網葫蘆島供電公司。擅長散文隨筆,主要作品有《走不出深情的海》、《胭粉花香中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