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
安徽廬江·徐州
父親老家住在安徽省廬江縣柯坦鎮(zhèn)城池村徐家荒田。舊社會父親是一名偽職人員,從一名軍隊文職人員晉升為國民黨少將旅長。父親又是一名抗日英雄,參加過3個月上海淞滬保衛(wèi)戰(zhàn)。父親的人生經歷錯綜復雜,父親的故事多而精彩。
父親的文化水平不高,只讀過6年小學私塾,18歲那年在奶奶娘家廬江裴崗毛咀小學教書,后投筆從戎,站到了國民黨陣營一邊。不久,父親被作為軍隊拔尖人才被推薦到黃浦軍校培訓學習,畢業(yè)后在衛(wèi)立煌部下任職。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1937年“9.18”事變后,中國進入了抗戰(zhàn)最艱苦時期,國難當頭,社會動蕩,每一個中國人都在經受著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父親是名國民革命軍人,別無選擇,就在“淞滬保衛(wèi)戰(zhàn)”打響不久,父親接到上奉命令!被任命為“抗日先遣隊”中一名見習營長赴上海參戰(zhàn),跟隨父親一起的共10名青年軍官,都是二十幾歲的熱血青年。記得父親后來的講述:當時政府每人發(fā)給十塊銀元,意在讓這些出征前的抗日勇士們在共赴國難、獻身疆場之前能享受幾天人生快樂,同時還要求每人寫一封“訣別遺書“發(fā)給家中父母。父親是條剛強的漢子,也是一名正直的軍人,此刻他并沒有消沉和絕望,而是義無反顧地時刻準備著為祖國獻身。
他將政府發(fā)給的十塊銀元“享樂錢”一文未動地連同“遺書”一并寄給了奶奶,在準備好行裝后,與戰(zhàn)友一起走上了抗日前線。正是這封“遺書”,后來在解放后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中挽救了父親的生命。
在那場要整打了三個月的人海戰(zhàn)役的“淞滬保衛(wèi)戰(zhàn)”中,跟隨父親一起參戰(zhàn)的十個人只剩下父親和另外一名戰(zhàn)友返程,其余全部獻身疆場。也正是父親抗日有功,28歲就晉升為上校團長被調任吉林省長春市駐防。
后來,內戰(zhàn)曝發(fā),父親又被任命為少將旅長,參與了解放戰(zhàn)爭,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成了人民的“罪人”。后來,長春被圍,物資短缺,人心惶惶,為了保全部下和家人的生命安危,父親毅然率部起義投誠,走向光明的站到人民陣營一邊。
全國解放后,父親在軍政大學畢業(yè)后被遣送回到了家鄉(xiāng)與家人團聚。當時家鄉(xiāng)正在開展土地改革和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父親的偽職與復雜的政治歷史被地方政府立案并予以逮捕,入獄后將會隨時接受人民審判,就在父親命懸一線、面臨生離死別的關鍵時刻,父親檔案里的一封“訣別家書”引起了六安行署審案人員的注意:認為父親雖然是敵對勢力一名“高官”,但抗日有功,還起義投誠,只是在此之前所處的兩個陣營不同,也正是那一封慷慨陳詞的“訣別家書”挽救了父親的生命,當即被釋放回家,后被勞動管制。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1978年春天,父親的歷史問題得以澄清,解除了勞動管制,成為一名合法公民。
父親離開我們已近40個年頭了,在今天的中國正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偉大的時代,我又想起了父親,想起了父親在錯誤選擇革命陣營中,雖然站錯了隊,但他仍有一顆愛國之心,曾用血肉之軀抗擊日本侵略者,用那一段豪邁壯舉與輝煌的時刻改寫了他的人生,這些足以引以我們感到寬慰與自豪,因為,在我的心目中,父親曾經也是一位抗日英雄,我為他感到驕傲,他留給我的不僅僅是他的人生中許多精彩的故事,更多的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都有一顆愛國之心和那個永遠不會忘卻的那段恥辱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