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潤方家譜杯征文】 №:0055-母親的家風
發(fā)布日期:2021-09-16 瀏覽次數(shù):318
仰望今夜的星辰,無數(shù)的星光照耀,絲絲如雨的家風,在記憶的腦海中環(huán)繞。
我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nóng)村家庭,祖祖輩輩都是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就我的父親當了工人。雖說我的祖輩都是農(nóng)民出身,但都懂得“門風”,鄉(xiāng)下人把家風叫門風。好的家風是一家人傳承祖先美德、誠實做人的原則。
受祖輩的影響,爺爺?shù)乃枷氡容^超前,讓大爸當了村里唯一的飼養(yǎng)員,我的父親當了工人,送三爸到部隊當上了兵。這樣的家庭在那時的社會是很了不起的,鄉(xiāng)親們都把爺爺另眼看待,說爺爺會持家,孩子們一個個成人了。爺爺在教育子女身上的確有自己的一套,爺爺沒讀過《國學》《論語》,但卻知道作為父親,怎樣能讓自己的孩子少受氣,不挨餓。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我的父親結(jié)婚早,因為當大哥和老人不在一起,當?shù)艿艿漠敱植辉诩?,家里的二老無人照料。我的母親出身很貧苦,家里孩子多,時常缺衣少食,但家教非常嚴格。我的祖父是個知書達理之人,懂得一些三綱五常、養(yǎng)父教子之類的大道理,讓自己的孩子自小養(yǎng)成做人的禮數(shù)。家庭的貧窮沒有把母親壓倒,母親一邊做家里的農(nóng)活,又要照看二老,抓養(yǎng)自己的孩子。
在我八歲的時候,父親因為廠里一次事故去逝了。我當時小,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死亡,只記得母親哭得很傷心,很悲痛,幾次都要尋短見,跟著父親去,讓鄉(xiāng)鄰攔住了。父親去逝后,我就和母親相依為命。那時候,父親工作過的單位,給母親找了一份活,能養(yǎng)活我們母子。母親是個很倔強的女人,只有三十歲的母親,不肯改嫁,為的是不讓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不到十歲的我,跟隨母親來到廠里,在附近的一所學校讀書。母親一直都希望我能成為一個讀書人,為她爭口氣,但我只因貪玩,沒能好好讀書,后來放棄學業(yè),進入了打工的行列。
母親對我的管教非常嚴厲,不讓人看出我是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我的骨子里也很堅強,小小的我,就像個男子漢。但我卻辜負了母親對我的期望,母親繼承了祖父持家的門風,給兒子最好的教育,希望我能成人成才。我在工廠干活時還不到二十歲,不是我想掙錢,而是我不愿看見母親每天干那些力氣活,來養(yǎng)活我們母子。參加工作后,單位領(lǐng)導對我很好,都希望我再能多讀點書。后來我時??次膶W名著,愛上了文學,只因?qū)懥藥资仔≡?,被領(lǐng)導器重,安排到辦公室工作。母親雖說不懂得這些詩歌,但每每看到我能把文章發(fā)到報上,也十分開心。
母親作為一個女人,一生堅守孝道、婦道,為兒子做榜樣。我在閑暇時間也常讀些孝道方面的書,結(jié)婚后,妻子對母親也很孝敬,一家人很和睦。我繼承了母親的慈祥和善良,孝敬母親。在我的教導和感懷下,孩子們把作文發(fā)到國家級報刊以及部分外國刊物,孩子們也對母親很孝順。如今母親也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行動遲緩,步伐蹣跚,能讓母親在晚年享受一份清閑,享受兒孫們帶來的樂趣,是我做兒子最大的幸福。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母親潔身治家和舍棄幸福的舉動,讓兒子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家風最主要的是繼承孝道,傳承美德。常言說“百善孝為先”,孝是第一善,善待家人,孝敬母親。
2015年我很榮幸的被評選為“會寧縣首屆十佳最美孝子”、獲“白銀市2016度優(yōu)秀家庭成員”稱號。我清楚,這些榮譽都是母親給予兒子的。
回首兒時的記憶,家風如同一場絲絲細雨,滋潤著我的心田,讓我干渴的內(nèi)心,從此變得富有愛心、善心、孝心。
家風如雨,母愛如佛。
【作者簡介】何軍雄,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詩集《雪地上的書生》《風吹故鄉(xiāng)》《春日辭》。作品散見于《詩刊》《中國詩歌》《中國詩人》《星星》《詩潮》《詩林》《延河》《飛天》《西部》《青春》《奔流》《工人日報》等。獲北京市通州區(qū)“慶祝建黨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征文大賽一等獎、聊城大學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征文一等獎、馬邊文學藝術(shù)大賽一等獎、平鄉(xiāng)全國詩歌大賽一等獎、抗擊疫情中原在行動文藝大賽一等獎等全國各類文學獎項二百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