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潤方家譜杯征文】 №:0165-蒼茫歲月里,那些閃爍的光芒
發(fā)布日期:2021-09-21 瀏覽次數(shù):297
作者:湖南安鄉(xiāng)·王月娥
一個人在勞動中,思想才可能得到升華。母親只上過小學一年級,但在夜以繼日、年年歲歲的勞動中,悟出了作為一名母親的真正責任不僅僅是生養(yǎng)兒女,更是培育兒女。
(一)
記得那年,春季開學后,母親在繳齊了哥哥和妹妹學費后,再也拿不出給我和姐姐交學費的錢來。于是,我和姐姐決定輟學。
接連幾日,母親好說歹說地勸我和姐姐先去學校上課,家里想辦法去借,即使借月息錢,也要讓我們兄妹四個全部上學。對于母親的相勸,我和姐姐是鐵定了心,不為所動。
母親十分懊惱。第四天,母親將我和姐姐叫到跟前,手中揚著一根從菜園邊桃樹上砍下來的枝條,大聲呵斥:“快說,去不去上學?”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我和姐姐直挺挺地站在母親面前,就是不吭聲。母親氣極了,一把抓過姐姐,掀開衣服,揮起桃樹枝,狠狠地抽下去。姐姐的背上立刻現(xiàn)出幾道紅印。
“不上學,你們這是要我的命!打死你!打死你!”母親一邊狠狠地抽打著,一邊氣喘吁吁地呵斥著,那粗重的氣喘聲里分明夾著哭腔。母親是在哭泣!
那一刻,我才明白,我和姐姐不上學是要母親的命!我啪地跪在了母親面前,哭喊著:“姆媽,我們?nèi)ド蠈W,我們明天就去上學!”
打在兒身上,疼在娘心里。母親哽咽著說:“娘也舍不得打你們呀,但農(nóng)村的娃讀書才是最好的出路!”
(二)
我家房子太舊,建新房是母親心中多年的心愿。母親考慮再三,選定好一塊視野開闊的地方。
秋收過后,母親栽完油菜苗,置辦了幾套擔泥的箕畚,以備用。而用來筑屋基的泥,是從東邊的小塊水田里挖取。一擔擔的泥土,被母親擔到了屋基上,屋基一寸寸地被抬高。
隨著屋基的增高,母親擔泥越來越艱難了。那塊水田被挖低了一米多深,成了一個塘。母親擔著泥,需踩著從塘里搭到地面的一架木梯。母親個子小,從塘里擔一趟泥上來,小心翼翼,顫顫巍巍。每一趟從塘里走上木梯,每走一步,心都繃得緊緊的,懸在嗓子眼上。
一個冬天過去,母親更瘦了,棉衣穿在身上仿如架在衣架上一般,空空蕩蕩。
直到屋基筑好后,母親的手上、腳底長了一層厚厚的繭,雙肩上也壓出了一道凹痕,母親瘦得90斤不到了。
母親愚公移山,憑著一股韌勁與堅持不懈,創(chuàng)造著同村婦女無可比擬的奇跡,以寶貴的精神食糧,滋養(yǎng)著她的四個兒女。
(三)
我家有水田和旱地十二畝之多,在村民們固守傳統(tǒng)的種植模式時,母親將十二畝田地種出了花樣。
苧麻價錢好,母親將十二畝田地全部改種苧麻。間苗,施肥,打麻,一年三茬。連續(xù)兩年,苧麻價格連連飆升。那兩年,因為手工打麻,母親的右手食指受苧麻汁液的浸泡,潰爛變形,可母親咬著牙,忍著痛。等我們四兄妹發(fā)現(xiàn)母親的手指畸形時,時間已經(jīng)過去四五年。十指連心,母親是憑著怎樣的毅力扛起家?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當村民們風涌浪趕地跟著種植苧麻時,母親又將苧麻地減少,恢復種糧,種棉,又騰出兩畝地,秋種土豆,來年春天種香瓜。母親還在棉花地里套種辣椒、黃豆和香瓜。有人問母親:“種那么多,能像棉花和稻谷一樣變成錢嗎?”母親只是笑笑,依舊干自己的活。
在土豆或香瓜收貨季節(jié),母親每天起大早,挑著滿滿一擔去五里之外的集市賣,有時一賣便是半天,一天。這期間,母親每天還會讓父親用舊自行車推著兩大蛇皮袋土豆和香瓜補給。
因為母親超前的經(jīng)濟目光,幾年下來,家中條件日益好轉,為四個兒女的求學奠定了堅實的物質(zhì)基礎。
春去冬來,歲月茫茫,在我們四兄妹飛出鄉(xiāng)村追求夢想的路上,媽媽身上所折射出來的光芒,照亮了我們前進的方向,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