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虛構
唐五房圩憶戴逸先生【唐照彬】
發(fā)布日期:2024-02-01 瀏覽次數(shù):1053
寫在前面:
驚悉知名歷史學家戴逸先生溘然仙逝,不勝哀慟。大師的離去,是中國史學界的重大損失。戴先生曾親自來到淮軍圩堡群的唐五房圩參觀指導,當年我作為唐五房圩保護小組的負責人,有幸全程接待講解。相處間,深感戴先生不僅學識淵博,而且為人和謁可親,衣著樸素,不擺專家學者的架子。他對唐五房圩復建、開發(fā)的建議,很有前瞻性。戴先生對于唐德剛的研究頗深,對唐家的歷史貢獻有很高評價。于我個人而言,與他的一面之緣,對我獲益匪淺,這一次接待之旅,使我終生難忘!
戴逸先生曾來過唐五房圩。
那是一個秋風送爽的日子,我在唐五房圩上班。忽然門口來了幾張小車,領頭的小車是肥西縣地方志主任馬騏的,馬騏主任紅光滿面地從車上下來,我趕緊的迎了上去。還沒有來得急寒暄,翁飛博士也緊接著下車來到門前,稍微握了手,他說他的老師戴逸先生想到圩里看看。
戴逸是誰?當時我不知道戴逸是什么人,這時從中間車子下來一個老頭子,翁博士緊跑幾小步,上前攙扶,我憑感覺就知道此人非同一般,緊接著縣文廣局吳培局長率一眾干部也來到大門前,吳培局長指著我對戴逸先生說:“這是我局里委托指派五房圩文物保護負責人。”馬騏主任補充說原來是中學教師,姓唐,是唐德剛的遠房侄子,主修過唐氏宗譜,中學語文教師。
戴逸先生/于曉靜 攝影
戴逸先生好像有了興趣,興志勃勃地講起了唐德剛,他說唐德剛不是在五房圩出生的,是唐三房圩的,這是唐盛鎬的出生地,是美籍華人,和周總理很要好,是美國駐蘇大使館英文翻譯。當年唐德剛就是投奔他自費到美國的,唐德剛初在美國的時候連飯都吃不上,都是他接濟的。戴逸先生神采奕奕,雖然腿腳不太方便,但講話聲音宏亮,吐字非常清晰。他招呼我陪著他慢慢地走進圩子,指著圩里中學的兩路十八間的教師辦公室,問這不是原來圩子老房子。我回道老房子在建中學都拆掉了,他表示很惋惜。
唐五房圩
我陪著他,走到原四層樓的舊址,他好像想起了什么,說楊振寧隨唐德剛曾到圩里四層樓,住過幾晚,因為他倆是同學,從立煌(金寨)路過此地,住了三晚上。我聽老人們說,聽說住的是轉心樓,這是聽說,沒有文字記載,戴先生說他好像在唐德剛的回憶錄里看到過的。我在修譜時,曾和唐德剛通過話,他說修譜是好事,并說他身體不好,只能口頭委托國內的宗親們來完成,他在安大講課時獎學金留下幾萬錢給修譜用,在安大外甥劉文生處,后來我們拿回交到修譜辦公室,并委托劉文生寫了篇序。戴逸先生走到轉心樓,說這可能就是老房子,風格符合晚清建筑,淮軍發(fā)跡后,回鄉(xiāng)均蓋起了私宅,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四合院、馬頭墻,全部的柱梁結構。他問轉心樓占地多少?我說大門朝東四合院總共三十二間。他說占地是四方形,院里修成天圓,也就是天圓地方。大門朝東,“紫氣東來”四個字是李鴻章親自書寫的,他說沒有研究過,可以是拼湊而成,也可能是袁世凱寫的,沒有可靠根據(jù),因他倆都有過此類題字。
唐五房圩
我說樓上有同治三年重建的用釘子釘在鐵皮上的記錄,原先唐定奎修建的失火燒了,后來他兒子唐治隆重建的。他點了點頭,好像很滿意。接著他講起了袁世凱,是淮軍后起之秀,他說推翻清朝的應該是袁世凱,他用武裝迫使清庭退位,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帝制,沒有大規(guī)模的流血犧牲,沒有死尸遍野,但是他又恢復帝制,這是他最大的敗筆,后來北洋混戰(zhàn),造成中國最大的混亂,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功是功過是過,搞歷史的要尊重事實。
他還講到唐定奎對國家是有貢獻的,1874年奉命保衛(wèi)臺灣,驅趕了日本,比劉銘傳抗法保臺還早十年。唐定奎在光緒年間,任福建陸路提督,是實職,是大官,能帶兵打仗的,說明朝廷對他是信任的,他是辦團練的漢人,一般滿人是不信任的,不給他單獨帶兵。他四哥唐殿魁在尹隆河戰(zhàn)死,唐定奎是頂職帶領銘軍舊部,并且他納了太平軍舊部王秀梅的妾氏楊氏為妾,這是犯大忌的,五房圩還蓋了個家廟供妾王楊氏居住修行,現(xiàn)舊址依在,這段家史外人是不知的,家譜中略有隱約記載。戴逸先生說要發(fā)掘,要有真憑實據(jù)。
轉心樓
這時翁飛博士和吳培局長說:“唐五房圩是省級文物文物保護單位,應該好好修繕,好好保護,建議把新蓋的中學拆掉,恢復原樣,辦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當做臺灣與大陸交流的平臺?!贝飨壬鷮﹄S行的地方鄉(xiāng)政領導表示:圩堡群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希望文旅局主動配合,辦成旅游圣地,帶動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他會跟省縣領導說的。果不其然,唐五房圩現(xiàn)在基本恢復了舊貌,每逢節(jié)日,游人如織。鄉(xiāng)里還組織了一年一度的粑粑節(jié),希望打造成為全縣的旅游名片。原來唐定奎部下宋先聘的舊居也綜合治理,歸劃了南灣園小區(qū)。當年唐定奎規(guī)劃設計的唐新街,現(xiàn)在變成了新街社區(qū),現(xiàn)在的柏油路寬闊通暢,路面整潔,水電走地下通道,街道整齊。街上有多家賓館,還有周橋高檔鄉(xiāng)村振興館、民俗館,正在籌辦的知青展覽館,不久也將面世。原來的黃家圩改造成甜園館,可供兩百人同時用餐。
都說唐五房圩建在風水寶地上,什么是風水寶地?就是人居環(huán)境易居的優(yōu)美地方,只有在改革春風的沐浴下,什么地方都能變成風水寶地。就在整個肥西縣柿樹崗鄉(xiāng)人民準備歡度2024年農歷新年和三月三粑粑節(jié)的前夕,我們敬愛的戴逸先生卻先告別了這個美好的世界。他是中國歷史學的泰斗,他的離世是中國史學界的重大損失,愿老先生史學精神千古。
作者介紹:
唐照彬,安徽省中華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家譜研究中心研究員,安徽潤方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姓氏文化專家;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在唐五房圩的舊址上創(chuàng)辦的袁店中學執(zhí)教四十年,致力于淮軍故里圩堡群的保護和宣傳,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唐五房圩保護小組負責人。
- 上一篇:無
- 下一篇: 名字,根的記憶【清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