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潤方家譜杯征文】 №:0049-好家風離不開母親的教誨
發(fā)布日期:2021-09-16 瀏覽次數(shù):327
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好家風離不開母親的教誨。
我的母親今年八十歲了,雖然類風濕腿疼將她拖累得行走困難,但還是每天挪動著身體,從早到晚忙個不停。
我的母親的類風濕性腿疼是生我時坐月子患的。六十年代農(nóng)村婦女生孩子,都是那么落后,怕沾污了土炕上竹席,土炕上準備一堆黃土,臨產(chǎn)時都要將竹席揭過。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就在那物質(zhì)極度匱乏的年代中,我的母親決不許我沾上偷吃的惡習。一次放學回家,我在路上撿到別人摘的生產(chǎn)隊上剛飽滿的麥穗,借乘拉風匣時偷偷放在灶膛里燒,被母親發(fā)覺了,她一手牽著我的左手,一手拿著菜刀,神色俱厲地說要剁了我的手指。委屈的我一再辯解說是路上撿到的,母親不信,問鄰居家的孩子,驗證了我說的是事實,母親的氣才消了。
“小時偷油大時偷牛”是我的母親教育我的一句口頭禪。摘一枚麥穗看似小事,但習慣成自然,養(yǎng)成一種小偷小摸的習性,她怕毀了我的前途。
1987年,我因二分之差高考落選,迫于當時的家境,我不忍心母親為了我復讀低三下四東挪西借錢,只好委屈為一名代課教師,希望三年教學圓滿,通過進修成為一名正式教師。
二十五年來,籠罩在母親心里的陰影終于煙消霧散,2011年省上準許合格的代課教師參加一萬名考試,我幸運地成為一名在編教師,母親起初聽到這個消息,激動地直落淚。
大姐在1991年義務(wù)修建村里小學時,因質(zhì)量問題,房子倒塌壓在墻下過世了,這突來的消息徹底將母親擊倒,三天臥床不起,水米不進,看著日夜守衛(wèi)在土炕前的我們,母親掙扎起來,說叫照相的將她像留下,以防不測。
在我們攙扶下,母親照了遺像,一句:“為了這個家,我得活下去,走了地走了,活著的還得活下去!”母親硬是把一個亂套的家支撐起。
打算正享幾年清閑福的母親,不料,她的大兒媳又在一次車禍中離世,母親一句:“給老大做雙布鞋,轉(zhuǎn)眼自己眼花做不成了”,我們只是哽咽不能語。
母親雖然不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話的含義,但時時告誡我們:“不穿的衣物,不要丟了,送給比自己困難的親戚,這也是一種積德?!?/span>
點擊進入征文活動專業(yè)頁面:潤方家譜杯——“我家的故事”征文大賽
上大學的孫子回家說將軍訓穿的衣服丟在垃圾箱里,母親聽了很不樂意,說剛穿了幾天,新新的,自己不穿放假了理該帶回,送給親戚。這樣養(yǎng)成一種大手大腳“豁篩”行為,光陰怎么過?母親將浪費說成“豁篩”,時常教育上大學的幾個孫子從小養(yǎng)成一種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被別人稱作“鐵老婆”的母親,想不到她的長女、長媳意外事故先她而去。華發(fā)人送黑發(fā)人,肝腸寸斷,母親在一次又一次打擊中堅強地活下去?!叭死习俨±p身!”八十歲高齡的母親,去年暑假從臺階上栽倒,我們連夜送到醫(yī)院,才知母親患有多種病:心臟病、貧血、類風濕病。
蘇醒過來的母親,看著兒子、兒媳守在病床前,還是那么堅強,說老五在環(huán)保區(qū)工作,這幾天駐村忙,老大門市部離不開人,老三、老四打工忙,我暑假在家,一個伺候就可以了。他們雖然口頭答應(yīng),還是輪流看護,母親感覺身體好轉(zhuǎn)才出院。
時時為兒女著想的母親,自己得了重病都不愿讓我們都守在身邊,我的母親就是這樣一位通情達理的人。
如今,天涯海角工作的后輩,養(yǎng)成一種吃苦耐勞、勤儉樸素、平易近人、不斷上進、遵紀守法的好家風,離不開母親的教誨。
【作者簡介】陳驥:男,漢族,1967生,祖籍甘肅省莊浪縣,教師。中國散文詩作協(xié)會員,甘肅省作協(xié)會員,平?jīng)鍪凶鲄f(xié)會員,《平?jīng)鋈請蟆泛灱s作者,《校園文學》編輯。業(yè)余寫作,作品多散見于省內(nèi)外報刊,獲各種文學獎百余次,出版當代文集《心塵》。